“闲”资产“忙”生金:合作社解锁乡村共富新密码

2025年07月18日 20:44:10 琅琊新闻网

盛夏时节,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石井镇育苗大棚里,一颗颗豆角宛如“金项链”一般挂在藤蔓之上。“以前育苗结束后,苗棚就处于闲置期,既需要花钱定期维护,还得预防安全隐患,现在好了,苗棚开展多元经营,一年到头‘忙’个不停!”费县富农综合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经理张燕开心地说道。这喜人的变化,源于费县富农综合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的“闲期设施复用”和“农机互助共享小组”新模式,让沉睡的农业资源“活”了起来,为返乡青年创业搭桥,为农民增收铺路。

“闲”设施“忙”生金,构建设施复用新模式

“李祥忠,今天你有时间来烤房帮我过秤吗?这端午遇上‘六一’,来采摘的人太多了,我都忙不过来了。”承包了5座闲期烤房的王振山满头大汗地拿起了电话向石井烟站技术员李祥忠求助。

原来,王振山是本村返乡创业的“80”后青年,有着在外丰富的打工经验,偶然间听说有烤房低价出租,他便租下来种灵芝菇和羊肚菌,他灵活的头脑,推出了“乡村欢乐自助采摘”活动,这可让当地村民在味觉上和购物体验上“尝了鲜”。

“小王,看你今年灵芝菇种的产量和质量,收入应该是低不了吧?”技术员李祥忠打趣道。

“嘿嘿,这烤房在不烤烟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还得雇人看着,低价租给我,我不但能多一份收入,还能把合作社看护的费用给省了,一举两得嘛!我得赶在这一茬卖完后,赶紧把烤房收拾一下,可不能耽误烟农烤烟”王振山笑着说。

“是啊!以前烤完烟叶,这烘烤工场就冷清了许多,还得花钱维护,想想都心疼。现在好了,在上半年烤烟前的空档,把烤房租给返乡创业的青年,他们在里面试种了灵芝菇,温湿度正好!还能烘菊花、烘地瓜干,王振山这样的小伙子头脑灵活,开展的‘自助采摘’的活动,附近的村民可喜欢带着孩子来采摘呢!现在烘烤工场可是比以前热闹了许多。”合作社经理张燕称赞道。

烟叶生产的季节性导致育苗工场、密集烤房等设施在非烟季闲置,费县富农综合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推行“闲期设施复用”,在烟草部门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引导下,在育苗棚巧妙种植豆角、菊花、生姜等高效经济作物;烤房则依据时节“变身”为种植灵芝菇、烘烤菊花、地瓜干的多功能平台。这种“一棚(房)多用、错季生金”的模式,盘活了闲置资产,显著增加了合作社和农户收入,实现了设施高效利用、农民增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构建互助共享,发挥农业装备大优势

在费县新庄镇村民张春民的“农机互助共享服务站”里,拖拉机、起垄机被擦得锃亮,整齐排列。刚从外地返乡准备种烟的“90后”李强,正在办理租赁手续。

“张师傅,这台中型拖拉机,加上配套的耕犁,作业20亩多少钱?”

“小李啊,每亩地收你45元,设备、人工、油钱全给你包了,这个价格是我们互助共享小组的‘会员价’,外边都得每亩地50元。”张春民回答道。

“谢谢张师傅了,我叔叔那会儿买台差不多的拖拉机,得花小十万,还得自己保养、找地方停,我刚回来创业,哪掏得出这么多钱买设备?邻居孙大爷说种烟用机械的时候就来找你们小组,按需租用,成本压力小多了!”

“对!从去年开始,费县富农综合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张燕经理找到我,跟我说要在新庄镇成立‘农机互助共享小组’,实行现在很火的‘共享’模式,一方面自己家不用机械的时候能租出去,自己有空的时候也能去给别人开机械,另一方面让雇主少花点钱,毕竟老百姓种地都不容易。小组现在有19个像我这样的机耕手,活儿多着呢!等着把你这块地耕完,我还得赶去给老赵家耕地呢。” 张春民自豪地介绍道。

针对返乡青年创业面临的农机设备投入大难题,费县富农综合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依托自有农用机械设备的优势,在费县新庄镇创新成立“农机互助共享小组”,采用“自愿加入、共享为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整合社会农机设备180余台,机耕手19人。返乡青年等农户能以低于市场的成本租赁设备,资源高效利用的“共享经济”,正成为撬动乡村创业活力的新支点。

“探索实行‘闲期设施复用’和‘农机互助共享小组’新模式,是我们近年来重点开展的一项工作,目的就是让资源得到高效利用,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增加收入,下一步,我们将会不断总结经验,广泛借鉴新理念、新方式,加大推广力度和范围,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费县富农综合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经理张燕自信满满地表示。(田洪彰)


责任编辑:朱兵

农业合作社三农农业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