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智慧运维铸就城市韧性

隧道股份城市运营智能运维事业部以科技匠心守护城市生命线

2025年07月21日 18:17:07 中国城市报王迪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用超半个世纪的运维经验筑基,以6亿元研发投入铸剑,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城市血脉。隧道股份城市运营智能运维事业部凭借“城市管家”的精细、“智绘画家”的远见,依托“1个城市级智慧运管平台+7个专业级子平台+N项智能技术应用”的数字化服务矩阵,用AI巡检车、70米吊篮检测车等多种高精尖装备,构筑起守护超大城市安全运行的“数字长城”。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这个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团队,解码他们的奋斗密码。

image.png

在数字化管理中心的大屏前,城市运营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滕丽展示着跳动的数据流:“我们给每条所管养的隧道都赋予24位编码,就像给城市器官建立电子病历。”这支脱胎于1971年打浦路隧道运维团队的队伍,率先在行业内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自主研发的智慧运管平台已接入上海市城运中心,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运维、动态防风险”。

“我们参编主编国家标准、长三角区域地方标准等10余项,为国家城市建设治理标准化提供‘上海方案’,并将成功经验推广至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地。智能运维事业部总经理胡坚良介绍,团队将会继续助力行业发展,将数字技术融入城市运营血脉,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将每一项设施运维描绘为民生福祉的触点。

image.png

“看这个5厘米大小的螺丝钉,AI在80公里时速下也能精准捕捉。”智慧巡检负责人陈晔宽演示着“智城云巡”系统。这套搭载北斗厘米级定位的AI巡检车,已累计分析千万级病害数据,在浦东花木片区实现150公里道路“日检日清”。并依托道路、交通流量、突发事件等大数据全面分析,快速评价设施健康指标,自动形成专业化设施体检报告,赋能城市治理专业化的管理。

在应急抢险战场,事业部副总经理池瑜带领团队创造出“海陆空”立体作战模式:70米吊篮检测车可悬停东海大桥浪尖作业,超高扬程排水车能1公里接力抽排隧道积水。2024年台风“梅花”袭沪期间,结合智能监测设备与智慧运管平台,实现突发事件15分钟内处置完毕。

image.png

走进600号大院的“运维大脑”,三维数字孪生平台上跳动着46条隧道的实时数据,超92万件设备的数字档案记录在内,事业部可以通过大数据预判设施病害风险。

“我们还将以多元化的新业务点亮民生场景。例如光储充检一体化新能源服务,以及综合杆、智慧停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民生项目,以‘绣花功夫’织就城市宜居底色。”胡坚良说。

image.png

从越江隧道里的第一盏检修灯,到北斗卫星指引的AI巡检车,这支拥有多项国家级荣誉的团队,用“五全”管理新模式书写着新时代的运维答卷。正如滕丽所说:“每个数据都是对城市的承诺,每次创新都是对民生的守护。”在数字化浪潮中,他们正以科技匠心编织着更具韧性的城市未来。


责任编辑:乔妙妙

科技智能城市隧道股份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