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共建、共治、共赢——共绘低空新蓝图:长三角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市松江区月湖雕塑公园玄风航空科技展厅成功举办。来自上海、苏州、嘉兴三地政府部门、政协组织、企业机构与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低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构建、协同治理与可持续机制展开深入交流与研判。研讨会由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管委会指导,G60科创走廊低空创新联盟联合长三角ESG会客厅、嘉兴高新区政协会客厅、玄风航空科技、恩赫信息科技、综保产业服务公司等共同主办。
从“飞起来”到“协同飞”
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落地走向体系建设。当前,随着eVTOL、无人配送、低空出行等新场景不断成熟,我国低空经济正迎来由“试点热”迈向“协同治”的战略转型期。“低空经济的本质不是一场飞行器之战,而是一次系统治理能力的较量。”会上,G60联席办副主任、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党组书记、主任陈超在致辞中指出,地方推进低空经济不仅需要“敢飞的勇气”,更需要“制度的底气”。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功能节点,松江将持续发挥制度创新先发优势,为低空经济发展构建更加清晰、开放、稳健的规则体系。
会议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方向:一是如何在现有空域管理体制下探索地方治理空间;二是如何在“政策-技术-资本”之间构建高效协同;三是如何推动区域联动、形成治理闭环。本次研讨会的最大亮点,是“长三角ESG低空经济主题会客厅”的正式揭牌。该会客厅是“长三角ESG会客厅”平台继2023年启动以来,首次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的专题分厅。平台此前已在上海、苏州、嘉兴落地7个分会客厅,围绕绿色制造、金融治理、园区碳中和等方向,建立跨界交流机制。此次低空经济主题会客厅的设立,标志着ESG理念首次深度嵌入低空产业的全生命周期治理之中。
共建·共治·共赢,打造“制度型低空经济”
在研讨会主题演讲与圆桌环节,来自民建上海市委“低空经济一号课题”组的沈麟、恩赫科技创始人黄学民博士、寰宇航空研究院院长王世鹏等专家,分别从制度战略、技术底盘、场景应用等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呼吁将低空经济作为“制度型产业”统筹规划。尤其是在频谱治理、安全调度、城市低空运营机制等领域,与会专家强调了“规则先行、机制嵌入”的必要性。黄学民博士指出:“低空不是物理空间,而是电磁空间的叠加,电磁频谱管理将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变量。”
圆桌环节邀请了来自法律、制造、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代表进行观点碰撞,围绕“低空经济最后一公里的制度障碍”“资本是否准备好迎接低空周期”以及“制造业如何向低空延展”等核心问题展开对话。与会者普遍认为,制度规范、底层感知能力与场景闭环构建,将决定地方低空经济的可持续性。
抢占制度高地,才能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作为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展百大应用飞行动展的系列重点活动,本次研讨会不仅搭建了一个跨区域、跨部门的专业对话平台,更明确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低空经济的竞争,已经从产业链条的“制造力”,转向制度系统的“治理力”。未来,“制度型低空经济”能否在长三角率先落地,关键在于能否打通地方政府、产业资本与技术研发之间的协同链条。而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与“长三角ESG低空经济主题会客厅”的揭牌,正是打造这一制度协同中枢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