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南大地绵延起伏的烟田里,他并非声名显赫的专家教授,却以平凡的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他手中没有惊天动地的仪器设备,却用科技之钥打开了绿色丰产的大门。周向平,永州市烟草公司烟叶生产技术中心一名扎根基层的科研工作者,广大基层烟叶技术员和烟农口中的“周博士”,用二十年如一日的赤诚,在科研攻关的灯火下、在泥泞的田埂上、在绿色防控的征途中,书写了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不平凡的篇章,将论文深深写在了永州广袤的田野上。
(烟田病虫害普查)
科研尖兵:显微镜下的守护者
“病虫害不等人,早一天突破,烟农就少一分损失。”这是周向平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烟草植保领域的“侦察兵”与“攻坚手”,他深知每一次实验室里的细微发现,都可能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切实保障。
在无数个日夜交替中,周向平俯身于显微镜前,观察着那些肉眼难辨的病原与害虫,在实验台上反复推演药剂配方与防治方案。烟草花叶病、野火病、青枯病、黑胫病、烟蚜、烟青虫……这些令烟农忧心的“顽敌”,成了他案头常年研究的课题。他带领团队,针对永州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系统性地开展监测预警研究,建立起精准的预测模型。他们筛选高效低毒药剂,优化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将复杂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烟农手中一份份简单明了的“防治明白纸”。
(烟苗病毒病检测技术培训)
汗水浇灌硕果。一项项扎实的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他参与或主持的多项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项目,显著提升了防治效果,降低了防治成本,为烟叶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凭借在专业领域的突出贡献和深厚的理论实践功底,2023年周向平被评定为“高级农艺师”。这沉甸甸的职称背后,是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是无数次实验失败后的重新站起,更是对脚下土地和万千烟农最深沉的承诺。
田畴赤子:车轮上的“庄稼医生”
科研的根,深植于泥土;技术的魂,系于万千烟农。周向平始终坚信:“实验室里的数据再漂亮,解决不了田里的实际问题,就是纸上谈兵。”于是,他的私家车,成了永州烟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辆沾满泥土的“科技特派车”。
无论烈日当空还是细雨绵绵,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只要烟田有情况、烟农有需求,一个电话,周向平便毫不犹豫地驾车出发。他的足迹遍布永州各个烟叶主产县区的田间地头,被烟农们亲切地称为“随叫随到的周博士”“田埂上的120”。
(烟芽茧蜂繁育)
在宁远县仁和镇的烟田里,他曾顶着酷暑,蹲在发病的烟株旁,一株一株地仔细查看,汗珠顺着脸颊滴落在烟叶上,只为准确诊断病害根源。在道县祥霖铺镇,面对烟农对新型生物防治技术的疑虑,他耐心讲解,手把手示范操作,直到烟农脸上露出信服的笑容。在蓝山县土市镇,突发的虫情就是命令,周末的清晨他已在烟田忙碌,及时指导防治,避免了可能的大面积损失。他的车后备厢里,常年备着简易的检测工具、技术资料,甚至常用药品,成了一个移动的“农技服务站”。
“周博士来啦,我们心里就踏实了!”这是烟农们最朴实的评价。车轮滚滚,丈量的是路程,承载的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沉甸甸的责任与对土地、对农民最真挚的热爱。
绿色先锋:蜂翼护航的生态路
在周向平的科技生涯中,最令他自豪的“作品”,当属那小小的烟蚜茧蜂,以及它所带来的巨大生态变革。十年前,当“生物防治”“烟蚜茧蜂”这些概念对大多数永州烟农来说还如同天书时,周向平以其专业的敏锐,看到了“以虫治虫”的巨大潜力和绿色前景。他认定,这将是减少化学农药依赖、保障烟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路径。
(烟草病害田间诊断指导)
然而,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到烟田的千亩万亩,从零星试验到大面积推广,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技术的成熟度、繁蜂体系的建立、烟农的接受度、大规模应用的管理……一道道难关横亘在前。周向平没有退缩,他成了坚定的“破冰者”和执着的“推广者”。
他深入钻研,优化本地化繁蜂技术,解决大规模繁育和释放的关键难题。他更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说客”,奔走于各个烟站和村组,组织了一场又一场的现场观摩会和技术培训。他卷起裤腿,蹲在田里,向围观的烟农展示烟蚜茧蜂如何精准“狙杀”烟蚜,用最直观的效果打消疑虑。他编写通俗易懂的技术手册,建立示范样板田,让绿色防控的理念和效益看得见、摸得着。
十年磨一剑,星火终燎原。在周向平及其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永州市烟蚜茧蜂防治烤烟蚜虫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试验示范到全面覆盖的惊人飞跃。更令人振奋的是,这项绿色技术的光芒并未止步于烟田。周向平积极推动“跨界”应用,将烟蚜茧蜂防治技术成功推广到蔬菜、油菜、果树等大农业生产领域,让绿色防控的福祉惠及更广阔的农田。
这是一组闪耀着生态之光的数字:十年间,永州市累计推广应用烟蚜茧蜂防治技术覆盖烟田及大农业作物面积超过三百万亩,累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超过150吨!这150吨农药的减少,意味着对土壤、水源的污染大幅降低,意味着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效恢复,意味着更安全的农产品,更意味着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更为洁净健康的土地。周向平,这位绿色农业的坚定践行者和成功推广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永州大地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
丹心映绿野:平凡岗位的不凡回响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微霜,周向平将人生最宝贵的二十年,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永州的烟叶事业。他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私家车上累积的里程、田间地头奔波的足迹;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只是攻克一项项植保难题后烟农舒展的眉头、推广绿色技术时农民信任的眼神,以及那实实在在减少的150吨农药对绿水青山的默默守护。
他是一位严谨求实的科研工作者,用数据与成果筑牢产业根基;他是一位心系烟农的田畴赤子,用脚步与汗水诠释敬业担当;他更是一位胸怀生态的绿色先锋,用远见与坚持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在周向平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最动人的风采——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农户家,把绿色留给子孙后代。
周向平的故事,是万千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缩影。他的事迹,如同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播撒在永州希望的田野上,也必将激励着更多后来者,以科技为犁,以奉献为种,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继续耕耘绿色发展的壮美诗篇,让科技兴农、绿色惠农的梦想,在每一片舒展的烟叶上熠熠生辉!
宁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黄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