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90后”海归女硕士变身“新农人”:用青春书写乡村振兴的公益答卷

2025年08月11日 12:07:48 中国城市报 王迪

在上海嘉定区沥江生态园,时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她就是被当地农户亲切称为“佩奇姐姐”的沈燕燕。这位从英国留学归来的海归硕士,放弃了都市白领的优越生活,扎根乡村8年,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乡村振兴的青年乐章。

image.png

2017年,沈燕燕从父亲手中接过沥江生态园的管理重任。面对传统农业的困境,她没有退缩,而是以国际化视野重新规划农场发展。“在国外留学时,我看到欧洲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很高,农民收入可观,这让我深受触动。”沈燕燕回忆道,“回国后,我就下定决心要改变家乡农业的现状。”

几年前,农产品滞销让周边农户陷入困境。沈燕燕立即联合嘉定区农联会,与其他5位“农二代”共同创立“我嘉生鲜”电商平台。这个公益性质的平台不收取农户任何费用,只为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平台上线后,每天要处理400多份订单,沈燕燕常常工作到深夜。“虽然辛苦,但看到农户的产品卖出去了,市民也能吃到新鲜菜,一切都值得。”在她的努力下,平台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带动50多家合作社和农户增收。

在公益助农的道路上,沈燕燕不断创新模式。她推出“家庭农场+农户”的帮扶机制,组织近百户本地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并以订单回购的方式保障销路。这一创新举措每年为农户增收超过200万元。更令人感动的是,在农场员工中,40-50岁的本地村民占比超过70%,女性员工比例达50%以上,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沈燕燕的公益情怀不仅体现在经济帮扶上,更体现在文化传承方面。她带领团队恢复濒临消失的嘉定白蚕豆种植,通过技术改良让这一传统农产品重焕生机。同时,她将农场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的示范基地,每年举办“三花节”“丰收节”等活动,既带动了乡村旅游,又传播了农耕文化。

“农业不仅是产业,更是一种责任。”沈燕燕常常这样说。在她的规划中,未来要继续扩大“我嘉生鲜”平台规模,帮助更多农户对接市场;要培养更多“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要把沥江生态园打造成“百年农场”,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除了获评2023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沈燕燕还先后斩获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第六届上海市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平台服务类一等奖及“巾帼农创人才”称号等多项殊荣,展现了新时代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卓越风采。

从海归硕士到“新农人”,沈燕燕用8年时间证明: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有情怀、有担当的年轻人。当知识遇上土地,当理想融入实践,就能绽放出最美的乡村振兴之花。在这条公益之路上,沈燕燕继续坚定前行,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农人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乔妙妙

农业三农农村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重磅!北京发布购房新政,专家这样解读

“中国城市报”微信公众号

刘晓庆回应被举报偷税漏税

“中国城市报”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