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邢灿)8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广告的定义、发布主体、认定原则、具体情形以及部门协同等方面的规定。当天,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周小丰在市场监管总局医疗领域广告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做好本次《指南》有关工作落实,将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平台合规指导。近两年,北京市陆续出台了广告发布行为、互联网广告企业合规经营等7项工作指引,结合《医疗广告认定指南》的出台,将进一步指导重点平台企业完善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管理等制度,依法合规开展医疗广告活动。今年北京市首次在抖音、快手、微博等3家平台发起“京彩广告”话题宣传活动,将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医疗广告认定指南》等普法宣传,营造知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优化广告监管方式。去年,北京市率先出台优化医疗广告管理的5项先行先试措施,推行医疗广告告知承诺制,对医疗广告实施分级分类监测监管,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累计免罚医疗广告案件89件,免罚金额515万元。今年,将在《医疗广告认定指南》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医疗广告的边界与外延,深入推行服务型执法,助力医疗和广告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北京市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与卫生健康、中医药等部门协调联动,形成监管执法合力。今年以来,北京市累计处罚医疗广告案件24件,曝光违法宣称治愈率、夸大治疗效果等多起医疗广告典型案例。后续将持续加大医疗广告监督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涉及生命健康、制造容貌焦虑、虚假夸大等违法广告行为,有效净化首都广告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