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984年的枣子巷47号院,原为四川省政协单位宿舍,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现由4栋楼9个单元组成,承载着86户家庭的居住记忆。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雨洗礼,院落暴露出诸多问题:门卫室缺乏遮雨设施、路面破损、活动室渗水等基础设施老化;垃圾处理设施不足、绿化维护滞后、停车秩序混乱等环境品质下降;此外,院落公共事务参与度低、邻里互动匮乏等问题也导致居民关系疏离。面对这些治理难题,这座曾历经岁月风霜的老院落,在枣子巷社区党委“共议、共治、共创”三共理念的引领下,实现了硬件升级、环境焕新、治理创新的多维提升和跨越式发展。不仅荣获了金牛区“最美阳台”二等奖,还入选了“全国社区治理创新观摩点”,更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幸福样板院”。该院从“问题小区”到“幸福样板”的华丽转变,生动书写了“党建引领、聚力共建、资源盘活”三部曲,不断演绎着院落治理的蝶变故事。
第一部曲:党建引领曲
党建引领点燃自治星火。当院落党小组的旗帜在枣子巷47号升起时,化身“治理先锋”的党员便踏上了破冰之旅。他们带着政策图册197次叩开居民的家门,在13场恳谈会上耐心解读“成都市老旧院落改造”相关政策;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诚化解居民对老旧院落改造的疑虑。随着《院委会组织章程》21条细则逐一亮相,居民们惊喜地发现,"谁来管、怎么管"的治理密码,早已藏在民主的民意里,嵌在职责明晰的条款中。
议事协商重构院落筋骨。在枣子巷47号院枣树下的石板上,23场别开生面的“院落坝坝会”次第绽放。针对停车乱象、安防漏洞等“顽疾”,居民们围坐成圈,42条建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经13轮民主表决的改造方案,让斑驳的墙体披上彩绘新装,让杂乱的线路归入智慧管网。
阳光治理催生信任之花。当王大爷在公示栏前驻足细看季度账本时,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意。这里不仅有院务“三公开”的庄重承诺,更记录着每笔公共收益的来龙去脉。85%的民意响应率背后,是院委会每月定期召开的“阳光议事会”,是财务收支的“明白账”。如今,曾经蒙尘的院规院约,在春日的暖阳下熠熠生辉。
第二部曲:聚力共建曲
丹心映日聚群英,共绘家园锦绣屏。在院落治理中,社区党委如同北斗引航,将院落党员化作燎原星火,串联起专业组织金丝银线,编织出居民骨干的经纬脉络。他们把院落志愿者化作春风吹拂每个角落,将辖区企业引入院落进行共建。当“最美阳台”成功举办绘就的斑斓画卷、5场墙绘行动让钢筋水泥绽放艺术之花、3处微景观凝聚着共议共建的智慧结晶、市地税局捐赠的86册图书浸润邻里、映射出岁月的珍贵印记时,昔日冷清的院落已然焕然一新。
乱云欲渡铁肩擎,破茧重开日月明。面对院落里盘踞的“三乱”顽疾,社区党委在枣树下挂起民意征集簿,民心民意铸成破除沉疴的利剑。在院委会的牵头下,17处违章建筑成功拆除,25吨陈年杂物彻底清理、5个新划车位解决居民停车烦忧、非机动车充电桩为电瓶车点亮“星河”、新增的1套智能门禁守护着86户家庭的安宁、2个高清摄像头成为全天候的忠诚守望者。李阿姨由衷地微笑道:“如今这院子,连晚风都透着安稳的气息。”
第三部曲:资源盘活曲
金匙启户焕新天,巧借东风破困局。针对枣子巷47号院面临的财政赤字问题,院委会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他们对临街的闲置公共空间进行了合理开发和利用,依法依规对商铺进行改造,并成功获批经营许可。通过这些努力,院落实现了每年7.2万元的租金收益,有效地激活了闲置空间的经济价值。此外,院委会还采取院内停车位错时对外开放策略,进一步增加了院落的公共收益。这些收益被用于门岗保洁、公区绿化、设施更新以及困弱人群关爱。曾经因财政困难而陷入停滞的温馨氛围,在“院落新生”的良性循环中得以重新焕发。院委会主任在谈及公共收益时,笑容中充满了自信与底气。
四诺耕耘织锦绣,群心聚力筑桃源。在枣子巷47号院的院墙上,手写的结一个对子、出一个点子、认一颗树子、献一个小时“四个一”承诺墙在春风中沙沙作响。院内28对帮扶对子的姓名如同藤蔓般相互缠绕,60条金点子的便签如同蝴蝶般翩翩飞舞,20棵认养树木的铭牌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当21场累计180小时的志愿服务化作新春送暖的炊烟、书画展上的墨香、老友联谊会上的欢声笑语时,曾经陌生的邻里在“共建共治”的沃土里扎根,生长出一幅比《桃花源记》更加生动的画卷。
枣子巷47号院的重生密码,是让青砖黛瓦孕育出民主的脉络,是把昔日的旁观者变为尔今的书写者,是将曾经冷清的门廊变为充满活力的议事场,是用零星的叹息谱成和谐的乐章,是让曾经蒙尘的楼道、杂乱的环境、疏离的邻里在共治的润泽下焕发新生。这个被时光打磨的老院落,如今正舒展着共生共荣的根系,成为城市深处一抹温暖而动人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