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 黄梅有戏”——2025黄梅戏艺术周在湖北省黄梅县启幕

2025年08月19日 15:08:07

8月18日晚,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一河两岸滨河西路盘龙大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以黄梅“戏”引力——2025黄梅戏艺术周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在此正式开幕。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本地市民,更汇聚了来自江西、山东、安徽等多省的戏迷朋友,共赴这场黄梅戏之约。

01.png

本次艺术周名家荟萃,星耀黄梅。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杨俊、赵媛媛、孙娟,国家一级演员张小威、张莉、徐记柱,国家二级演员黄维,以及黄梅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洪年等名家将轮番登台献艺,将为广大戏迷们献上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黄梅戏艺术盛宴。

02.jpg

当晚,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杨俊宣布活动开幕并与戏迷互动:“希望大家携起手来,为唱响大黄梅贡献力量,让黄梅戏在新时代绽放更多灿烂夺目的光彩。”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现场戏迷齐声合唱《家在黄梅》《十五的月亮》。熟悉的旋律伴着深情的歌声响起,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戏迷们以动情的伴唱倾诉对黄梅戏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也为这场艺术盛宴拉开了鲜活序幕。

05.png

紧接着,精彩节目轮番登场,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黄梅戏的魅力。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2021届学员带来的折子戏《天仙配·鹊桥》,以灵动舞姿与婉转唱腔,仿佛将观众拉入神话幻境;黄梅县黄梅戏协会演绎的《报花名》选段,演员以细腻表演与清亮唱腔展现黄梅戏的温婉韵味,亦赢得阵阵掌声。

06.png

08.jpg

名家登场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赵媛媛演唱《谁料皇榜中状元》时,以精湛技艺与深厚功底塑造出冯素珍的聪慧果敢,一句“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清亮落音,台下观众当即连声叫好;国家一级演员黄梅伢张小威与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国家二级演员黄维合作的《满工对唱》,二人配合默契、歌声悠扬,将黄梅戏对唱的灵动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沉醉在婉转乡音里。

互动环节更添热闹。国家一级演员张莉邀请一位男戏迷共唱《海滩别》,国家一级演员徐记柱则与一位女戏迷合作《夫妻双双把家还》。幸运的戏迷虽略显紧张,却在名家带动下出色完成演唱,台上台下笑声、掌声交织,真正实现了名家与观众的“零距离”交融,让“唱响大黄梅”从舞台延伸到每一位参与者心中。

梅花奖得主、来自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赵媛媛说:“这么多的观众,这么热情的场面,很少见。活动既展现黄梅戏好作品,又能培养观众和年轻演员。希望多办这样的活动。”

国家一级演员张小威11岁离乡,在安徽学习工作29年。他表示,黄梅戏文艺工作者如大家庭,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参加黄梅戏盛会,这是传承发展、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嫁到南昌的黄梅戏迷夏雪萍,专程回乡看戏。她表示,自己是资深票友,走到哪唱到哪,希望家乡的黄梅戏越唱越响,唱到全国。

11.png

据活动主办方统计,当晚现场戏迷观众超三万人,线上直播观看人次突破两百万。“专业院团与民间力量同台献艺,既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对创新的探索——我们相信,唯有扎根群众、拥抱时代,黄梅戏才能永葆生机。”湖北省文联主席杨俊的话语道出了活动的深意。

黄梅建县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黄梅作为“千年古县”,文化底蕴深厚,千年文化润古城,是黄梅戏发源地和禅宗发祥地,拥有黄梅戏、禅宗祖师传说、黄梅挑花、岳家拳等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作为发源于黄梅的地方戏曲,以其独特唱腔、优美旋律和通俗语言,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近年来,黄梅县持续创作精品剧目,如《桃花开了》《传灯》《青铜恋歌》《我的乡村我的亲》《一代义伶邢绣娘》《梅城烟雨》等,剧院年演出超180场,近百个业余演出队年演出数万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据悉,本次黄梅戏艺术周由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主办,黄梅县黄梅戏协会承办,九江市黄梅戏活动中心、蕲春县黄梅戏协会、英山县黄梅戏协会协办。活动为期一周时间,将持续至8月24日,其间还将有黄梅戏名家孙娟、余顺、潘文格、涂小勇、丁格、周洪年、徐记柱、张莉等人前来与戏迷互动。除经典唱段、小戏外,还将有现场教唱等多形式的活动,让黄梅戏的“戏”引力持续释放,让“大黄梅”的旋律在滨河之畔越唱越响。(程建辉 吴慕枫 郑鉴峰 摄影/洪江伟)


责任编辑:朱兵

艺术湖北黄梅黄梅戏文化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