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丝路秦声 千年回响”秦腔文化主题新闻发布活动。邀请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程锐,市文联副主席蔡鑫,西安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遗秦腔代表性传承人惠敏莉,西安易俗社副总经理陈超武,西安三意社总经理助理张崇学到会,通过情况介绍、现场互动、剧目展演、沉浸体验、点位采访等形式,展示西安市在秦腔文化艺术传承创新、发展成就,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有关情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敏主持。
程锐介绍,近年来,西安聚焦“文化兴市”发展战略,着力打好政策扶持、精品创作、秦腔惠民、人才培养“四张牌”,多维发力推动秦腔艺术传承发展迈上新台阶。
政策保障上,贯彻落实《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出台配套实施意见,设立专项补助;创作扶持上,获批中省项目资金支持,每年安排市级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推动《陕北往事》《无字碑》等多部精品力作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全国民营剧团优秀展演剧目、省级“五个一工程”奖等大奖;惠民服务上,近3年开展惠民演出6000余场次,秦腔剧目占比超70%,专场秦腔惠民演出、秦腔视频短剧等创新形式深受群众好评;人才培养上,设立“名师工作室”实现秦腔艺术代代相承,每年选派优秀青年演员和骨干人才进修深造,推动秦腔院团与驻市院校设立“秦腔传承班”,推动秦腔从“进校园”到“驻校园”,持续夯实传承根基。
“下一步,我们将以人民为中心,坚守院团主阵地、强化人才培育,向世界展示秦腔之美。”程锐表示,西安将以政策赋能、精品工程、文化惠民、人才培育为四大抓手,落实现有政策并适时出台新政策,激发社会参与;支持创作优秀剧本,推出“有价值”“有分量”“走得出”“可传承”的精品剧目;增加惠民演出,举办秦腔艺术节、秦腔电视大赛等活动,为市民群众提供“秦腔就在身边”的艺术享受;深化名师传艺与校企合作,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建梯队保传承。
发布会上,西安演艺集团、西安易俗社、西安三意社相关负责人就秦腔文化、秦腔传承、秦腔惠民等问题,与媒体展开深入交流并回应关切。
从政策扶持的精准落地到精品力作的接连涌现,从惠民演出的广泛覆盖到人才梯队的持续壮大,西安以实际行动为秦腔这门古老艺术注入了时代活力。正如发布会上各方传递的信念,未来,西安必将持续深耕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让这门古老戏曲在新时代沃土中绽放更璀璨的光彩,让跨越千年的 “丝路秦声”在岁月长河中久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