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的街头巷尾,一身“城管蓝”制服的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万黎明,如今被170多家商铺的店主亲切地唤作“万书记”。这个称呼变化的背后,是一位基层工作者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希望的动人故事。
“店长,万书记来了!”每当万黎明走进武夷路一家房产中介,店员们总会这样热情招呼。而就在几个月前,这里的负责人还对她保持距离。“我想着就和你吐槽一下,没想到你还专程来答复我。”这位负责人曾惊讶地说道。这样的转变,源于万黎明作为凝新第四党支部书记的全新角色。
万黎明(左)在工作中。
“身为执法者,之前身着制服,威严而庄重,彰显了秩序的力量,沿街商户都会喊一声‘城管同志’。”万黎明对中国城市报记者分享道,“现在以‘支部书记’的身份走访,商户更愿意分享经营状况和需求。”这种从“你们”到“我们”的沟通转变,正是她独创的“万向工作法”的生动实践。
记者了解到,面对辖区171家商铺和221家企业,万黎明创新提出“四力共治”理念。她带领支部党员实行分片包联,6名党员每人负责20-70家商户,建立微信群保持日常联系。“要想问需求,请先交朋友。”这是她走访中悟出的道理。通过一轮轮走访,加微信、发提醒、表关心,商户们渐渐敞开心扉。
在凤冈路市容环境治理中,万黎明发现一位卖菜老板既资深又热心。“提供他一些情绪价值之后,他非常积极、主动参与治理。”这位老板协助统一安装遮阳雨棚,督促“门前三包”,大大提升了治理效能。万黎明还定期开展“最热心商家”等评比,让商户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能在这里免费吃到一碗物美价廉的热乎饭,就是一种幸福。”骑手王师傅对吴茂兴(江苏路店)推出的“骑手友好套餐”感激不已。这个暖心举措正是万黎明牵线搭桥的成果。针对骑手“用餐难、用餐贵、用餐晚”问题,她动员商家延长供餐时间,提供优惠套餐。
安化路电动车修理店店主在万黎明动员下,不仅遵守安全规范,还设置公益维修点,为骑手提供免费胎压检测和充气服务。一位退伍军人创业的老板用浓重的东北口音表达感谢。原来,万黎明在闲聊中捕捉到他创业艰辛的信息,主动推送退役军人创业扶持政策。
万黎明善于将“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在她的发动下,快递小哥组成“益骑前行”青年突击队,为独居老人代买配送物资;郑远元修脚房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免费足部护理;8家商铺参与“和美市集”,提供义诊、理发等服务。
“工作之余又能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这非常有意义。”一位参与活动的店长说道。万黎明还推动推出“新暖惠邻卡”,联动商户为新兴群体提供优惠。X30女子普拉提馆馆主张女士说:“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万书记的呼吁,就立刻响应参加了。”
“用脚步丈量了责任,用汗水浇灌了希望”,万黎明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从最初商户的“没有问题、没有需求”,到现在主动询问“我们能一起做些什么”,这种转变让她倍感欣慰。
展望未来,这位充满激情的基层书记对记者表示:“将继续发挥街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挖掘更多资源,为商户提供更精准服务。”在她看来,只要“心中有爱、脚下有力”,就一定能在基层治理中凝聚更多力量,实现真正的“双向奔赴”。
从威严的“城管蓝”到温情的“万书记”,万黎明用真心换真情,用服务赢信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成为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生动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