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刁静严)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西大望路南社区400余件居民诉求像雪片般飞来,其中漏雨和供暖问题尤为突出。面对繁杂的社区构成和层出不穷的诉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显然行不通。劲松街道西大望路南社区党委书记曹明霞和社区班子成员决定建立一本属于自己的“一本账”。
据了解,“一本账”并非简单的登记簿,而是以年为单位,对社区“接诉即办”案件进行全流程闭环管理的动态系统。它像一张治理“CT片”,系统记录着社区民生的方方面面:从顶层住户反复漏雨的困扰,到平房区煤气罐的安全隐患;从供暖季集中的管道问题,到更换保安引发的服务纠纷……通过记录案件量变化、分类统计等数据,精准呈现社区治理的堵点与难点。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账本”记录,2023年社区共有14件漏雨工单。社区不仅推动物业申请公共维修基金彻底重修屋顶,还根据账本信息,在2024年汛期前主动维修了20多户外墙漏雨点。今年4月18日首场降雨时,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账本”,对去年8户漏雨居民逐一回访,建立“一户一档”监测台账。2025年汛期至今,社区实现了漏雨诉求“零发生”。
在流动人口达466人的平房区,社区依托“一本账”的数据支撑,每日巡查,先后解决了水压不稳、公厕卫生差等民生问题。如今,这里的居民也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自发组成巡逻队,发现小问题及时处理,大事小情主动向社区反映,使该区域成为名副其实的“12345无诉网格”。
经过“一本账”两年以来的实践,劲松街道西大望路南社区接诉即办案件量,降幅达六成,居民满意度和信任感显著提升,用“一本账”撬动了社区“大治理”,实现了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的转变,用一本“小账本”算清了民生“大账”,实现了基层治理的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