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朋友说,去年白露那天,他去北京房山的拒马河畔观鸟,看到很多人用“长枪短炮”对准了“河中仙子”,就是那些白鹭。它们或栖在树枝,或飞于空中,吹唱竞舞。我听了说:“用猎枪打白鹭,这违法了吧!还是在白露日?”他听后笑了,解释说:“不,是拍摄鸟的人多,他们举着的手机、照相机、摄像机,镜头有长有短,所以被称为‘长枪短炮’。”朋友还说,白露是观赏白鹭的最佳时期。那白鹭纯洁美丽,靓影犹如清水白露;那“鹭”字,同“禄”谐音,故而白鹭又称福鹭,是吉祥鸟。
朋友去北京,就是看迁徙的候鸟。他说在拒马河,有上百种水鸟栖息,有绿头鸭、鹳、鶽等水鸟,它们在水面嬉戏追逐、仰头鸣叫、四处觅食,情趣盎然。那些候鸟,经停北京,栖居在湿地、水库、山林,补充能量后,还要南飞。朋友说,那拒马河里,常有黑鹳出没,它们在滩涂里不停地划拉,寻找小鱼小虾。此时,白鹭则跟在一旁,伺机而动,抢夺吃食。这一点,让白鹭的口碑打了折扣,被人们戏称“截和儿”“捡漏儿”的高手。然而,它们生存能力很强,被人们称为“社会型鸟”。“不管怎么说,观赏白鹭还是享受。看着它们集结欢飞、缠绵交流,一起腾空时,白花花一片,犹如白雾茫茫,天地之间顿时化为在水一方的梦境。”朋友说着,仿佛进入了那个梦境。
俗话说:白露至,白鹭飞。记得儿时,每到白露日,我看着天空,大雁的人字阵型让我懵懂,脑海中充满天真的想象。清纯孩童的眺望,宛如露珠般晶莹。儿时我听说,草地上的露水,是上天晶莹的泪珠。随着年岁渐长,我感觉心间的露珠依在,却有了咸味,那秋风冽冽,白露为霜,我披轩临庭,看着白鹭展翅,向南飞翔,内心惆怅。杜甫《白露》诗云:“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早晨的白露成了一团团的,在马蹄过后都看不清蹄印。此时,小船渡入江溪,鱼儿在水面欢游,行人给马儿一鞭,惊得鸟儿四起纷飞。那诗里,白露的风景真美,天地清幽,让我心神安逸。
我去粤北连州,那儿有大型的山塘水库,在白露日前后,大群迁徙的白鹭陆续飞抵,停歇觅食、欢歌劲舞。我在那儿看见一片近万亩的农垦地被机械翻耕后,有几万只白鹭飞来,在耕地里寻觅蚯蚓、蚁群等食物。它们群飞众舞,或凌空,或落地摇动翅膀,煞是壮观。
有年冬天,我去海南看白鹭鸟,海南的冬天,绿意盎然。在红树林、沼泽地、海滩上,越冬的白鹭鸟,像身处春天一样,自由自在,揽食飞翔。我站在风中,想着故乡江南早已不见了候鸟,海南这些温暖阳光下的白鹭,是不是从家乡飞来的?我突然心生孤寂,江南虽也是南方,却早已过了白露,是冬季了,有白雪纷飞,梅霜袭人。白露后的江南,蒹葭苍苍,在水一方,只有留鸟躲进巢穴,偶尔飞出。
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白露时节,鸿雁和燕子等候鸟,要南飞避寒,而其他百鸟,也就是留鸟,开始存储干果粮食,以备严冬。鸿雁,自北而来,南去异地,被说成到来之意。而玄鸟,也就是燕,乃北方之鸟,自南而往北飞,故曰归。玄鸟,即燕子,本是商朝图腾,传说娀氏女简狄吞燕卵后,生了商代始祖契。《山海经》里说,玄鸟四翅,羽毛呈淡黄色,喜食鹰肉,性暴戾,居于平顶山。《诗经》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而三候里的群鸟,是指众多的留鸟,也称野鸟。养羞,就是储备食物。《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羞字,今人写作馐字,也是食物之意。
白露这天,白鹭振翅飞去,一去不返。所以白鹭,也叫白露,还称鹭鸶,它清癯高瘦,一只脚独立水中,凝神静立,孤骨傲气。而那燕子,在谁家筑巢,会带来福气。它们飞来时,家中人说话也刻意压低声音,怕惊动燕子。那寓意其实是:不要争嘴吵架,家和才能万事兴。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9月06日 第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