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中国石化助力安徽岳西茶产业振兴

2022年03月22日 10:08:58 中国城市报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图为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生态茶园风光。中国石化供图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境内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有千米以上高峰69座,是名副其实的“云中之城”。

自古香茗出深山。凭借光照充足、降雨充沛、气候温润等环境优势,岳西茶叶生于山石之中、长于云雾深处,品质优良。据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岳西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为19.5%,氨基酸为6.3%,维生素C高达121mg/100g,锌含量为80.9mg/kg,超过标准参照值的两倍。

茶好也怕巷子深。为了助力岳西县打造良好的茶产业链、开拓新的市场渠道,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基于“一县一链”特色帮扶行动,整合岳西茶产业优质资源,发挥自身品牌优势,带动岳西茶产业步入现代农业发展新轨道。

创新发展

推动产业模式升级

深山生好茶,幽谷润兰香。史料记载,岳西产茶历史极为悠久,始于秦汉,兴于唐宋。其中,岳西境内的舒州罗源场不仅是宋朝榷茶制度下设立的六榷货务十三山场之一,也是宋代官茶交易中心之一。

“岳西地区出产的茶叶品种中,较为知名的当属翠兰。”长期从事茶叶电商贸易的商家潘跃月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这种茶创制于上世纪80年代,其外形一芽两叶、自然舒展,色泽翠绿,形似兰花,故命名为翠兰。经开水冲泡后,舒展匀整、清香持久、鲜醇爽口,是茶中之上品。”

值得注意的是,岳西茶叶虽然品质较高,但在现代化产业发展中仍面临一些瓶颈。中国石化在当地调研时发现,岳西县的茶产业基础条件相对薄弱。“过去,该县茶叶加工企业有573家,但大多是小作坊式加工厂,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说,“产业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茶园管理较为粗放,茶叶生产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不足,茶叶品种较为单一。此外,岳西茶叶品牌建设及推广也有所欠缺,导致翠兰等产品在全国茶叶市场中的品牌影响力较弱。”

实际上,围绕“探索茶产业转型升级,寻找发展新契机”这一理念,岳西县一直未曾停止前进的步伐。2021年7月,岳西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政府相关负责人提出要持续推进岳西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岳西县辖区各镇乡村也积极推进产业模式创新。岳西县河图镇南河村是安徽省“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随着自驾游的兴起,南河村优美的茶园风光、田园休闲体验等丰富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南河村依托资源禀赋,以茶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坚定不移发展旅游产业,实现了产业兴、村庄美、村民富。

龙头引领

深化政企合作

在政策层面,岳西县各级政府陆续推出实施方案,希望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引领岳西茶企实施标准化生产,进而提升茶产业水平。

2021年4月,岳西县发布了《茶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提出依托安徽皖岳投资集团、中国石化等主导资金,以皖岳投资集团为股东,采取皖岳投资集团+中国石化+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的方式,组建集茶叶生产加工、茶文化展示、教育培训于一体的股份合作制公司。

同时,对安徽礼宾茶业有限公司、安徽石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岳西县竹山古茶园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给予支持,鼓励现有茶企做优做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其中对岳西茶产业发展作介绍时写到,岳西县通过技术示范,推广茶园绿色高效施肥技术和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改变当地茶园生产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实现茶叶提质、茶农增收、环境改善的多元效益。岳西茶叶产量平均提高7.5%—10.2%,化肥减施25%—30%,农药减量50%—80%,每年亩均节本增效450元左右。仅按每年推广应用5万亩计,可增产干茶200余吨,节本增效2250万元。

在助力岳西县茶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大型央企中国石化承担着怎样的角色?又是如何做的呢?对此,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早在1990年,中国石化就承担着岳西县的对口帮扶工作。32年间,从路桥到车间,从校舍到田间,岳西县处处能看到中国石化帮扶的印记。

“说起中国石化,岳西人人夸;扶贫三十载,老区变化大……”这是在岳西县时常能听到的一段顺口溜,生动展现了中国石化与岳西县的鱼水深情,也是中国石化在岳西县开展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群众基础。

由于岳西县茶产业部分区域仍存在“散、小、乱”等状况,中国石化充分发挥品牌、平台和渠道优势,在当地政府政策扶持和协调下,以安徽皖岳投资集团和徽畅实业有限公司为主体,于2021年9月组建集生产加工、品牌营销、茶旅融合、科技服务、经营开发于一体的大型茶叶龙头企业——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我们力争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统筹整合岳西茶产业优质资源,在生态种植、标准采摘、规模生产、规范市场等领域协商合作,带动全县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栋梁如是说。

品牌培育

确保源头种植质量

“岳西茶叶要想做大做强,根本之道在于统一链条、统一标准、统一品牌。”这句常挂在当地制茶企业家嘴边的话,是走过无数条山路、开过无数次研讨会、进行过无数次尝试得出的共识。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中国石化已确定合作茶企12家,覆盖全县1.2万亩茶园,优化升级5家茶叶生产加工厂,推动岳西翠兰实现集约化生产。

中国石化在茶叶品牌整合上,以专业视角策划“罗源场”岳西翠兰品牌,同时以山为主旨打造野雾山、宋山场、高山奉、翡冷翠四个产品系列;在茶产业整合上,推动筹建岳西翠兰茶产业园,规划建设生态茶园示范区、精制茶叶加工厂、茶叶深加工车间、茶产业研究中心、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体验馆、品茗文化休闲民宿等,通过促进三产融合,带动茶产业步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面对媒体记者,许多茶农坦言,既然做茶就要做好茶,要想做出好茶,归根结底就是要种好、加工制作好,让好茶回到山里,回到源头。据悉,为确保茶叶种植质量,中国石化投入专项经费,协助建设茶叶有机肥料加工厂,以岳西特有的桑枝木耳废弃菌棒和茭白杆、秸秆等为原料进行深度加工,为全县茶园提供有机肥料。

茶园覆盖秸秆有利于保持水土、调节地温、防治杂草,腐烂秸秆翻埋入土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了保证覆盖效果,这些秸秆需要粉碎并加入益生菌发酵,铺设厚度要在10厘米以上。此举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问题,还能保护土壤活性,提升岳西翠兰茶叶的品质,确保茶叶种植生态有机、环境绿色。

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日,中国石化在岳西县已累计使用秸秆约500余吨,开展覆盖茶园试点约500多亩,2022年计划实施茶园覆盖试点1万亩。

在岳西县政府、中国石化的多重举措推动下,岳西茶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助力岳西茶产业振兴只是中国石化‘一县一链’特色帮扶系列活动之一。”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称,对西藏班戈、青海泽库、甘肃东乡、新疆岳普湖、湖南凤凰、湖南泸溪、安徽颍上等县市的对口帮扶也在持续进行中。

中国石化曾作出承诺,在“十四五”期间投入15亿元,助销扶贫产品不少于40亿元,做到帮扶工作力度不减、人力不减、资金不减,助力各县市打造一条具有一定规模的高品质农业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用实际行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3月21日  第09 版)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越玥

安徽岳西岳西翠兰安徽茶叶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