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沸腾人生》:回望重卡行业燃情岁月

2022年10月24日 16:18:32 中国城市报石梦晗

剧集《沸腾人生》海报。

“华汽的车,跟世界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你们可能很了解汽车制造业,但你们有了解过中国汽车制造业吗?”剧集开篇,《沸腾人生》直击要害。艾长安(韩东君饰)与徐驰(邹廷威饰)的第一次针锋对决,交代的是中国重卡的发展之难。时间紧、任务重、缺乏人才、作业环境受限……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中国重卡之路走得艰难。

如今,通过《沸腾人生》再回头看中国重卡曾经面临的窘境,恍如隔世。“五改七”、军转民、贷款危机、中外合资、收购与重组等,以华汽为代表的中国重卡人,闯过了一关又一关。

30余年,中国重卡人完成了近百年的跨越,这靠的不是纸上谈兵。《沸腾人生》打破工业史诗剧的常规,从华汽人的职业视角,见证了中国重卡行业的风云起落。这既是对行业的解码,也对接了中国的时代主脉搏。而它所表现的“重卡精神”,穿越30余年的时间烟云,至今熠熠生辉。

横跨30余年的现实关卡

看科幻剧,看的是天马行空;看武侠剧,看的是绝学神功;看推理剧,看的是悬念迭生;看权谋剧,看的是奇谋妙计。而工业剧要吸引人,一些不为外人知的专业门道,是首要吸睛元素。

讲述重卡的工业剧也不例外。对普通观众而言,这个行业既熟悉又陌生。我国是基建大国,大伙谁没在高速路上见过几辆奔驰而过的重卡?新中国的重卡行业发展至今,早已脱离作坊阶段,从“中国制造”跃到“中国创造”。在当年的百废待兴之际,它经历了怎样的风云变幻?又是怎样在时代的潮流中完成了技术的蜕变?这些对于年轻一代观众而言,都极为陌生。

不同于刑侦剧、医疗剧、律政剧这些成熟类型,工业剧没有世界通用的创作范式。尤其放在我国的工业实践中,要把1986年至今重卡所经历的重重困境掰开、揉碎了给观众讲明白,也必须要费上好大一番功夫。《沸腾人生》蹊径另辟,从国情、专业再到人性,宏观、中观、微观层层渐入。

先说宏观。《沸腾人生》讲述的不仅是新中国的重卡发展史,更印刻着新中国奋斗史。剧集纵向上贯穿了三线基建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华汽在时代风浪里颠簸如叶,三代华汽人在这里扎根生长。横向上从陕西到北京再到广东深圳,足迹踏遍中国重卡发展的各大主要城市,大时代的变幻和重卡人的坚守呈现于观众眼前。

在上世纪60年代,重卡人面对的是一无所有的物质困顿。葛宝忠、艾陕北、周解放、沈中华等老一辈“巨头”便是这些人的代表。他们和众多工人一起组成了第一代“华汽人”。彼时,在西方技术封锁之下,一切都要无中生有。这也是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所面临众多挑战的一个缩影。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新一代的华汽人长成。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相比于父母,对这片土地、对华汽有着更强烈的归属感,也有着更多元的人生经历。比如当兵退伍回乡的艾长安,大学毕业回来实习的沈夏,脚踏实地一直当工人的刘国庆、何小军、孟和平等。时代赋予了他们与父辈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也给予了他们更严峻的考验。

改革开放的召唤之下,技术革新成为迫在眉睫的新课题。中国打开国门,社会风潮变迁、环境更替,价值观也在飞速转变。改革的号角吹响,响应者蜂起。然而旧有模式断不会于一夜之间消失,华汽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不能固步自封。

新来的大学生们以“华汽的主人翁”自居,他们有斗志、有理念,接受的是更为完善和专业的教育。与之相比,“华汽七剑”的知识储备不够了,但他们保有的是对华汽的热爱、对新中国重卡工业的深刻了解。

一边是经验为先的坚守派,一边是激流勇进的新兴派,二者在此携手并肩,这是改革开放带给新中国的巨变。

而当时间来到上世纪90年代,华汽人所面临的是更广阔的天地,也面临着更大的危机。过去,他们技术受限,要做的是与自己争锋。但随着国企改革、工人下岗、外企加入,他们要开启新的地图“副本”。

曾经的“华汽七剑”,有人出走,有人坚守。出走者远赴改革开放的前线,坚守者也在为步入谷底的国营企业寻找出路。从陕西来到广东深圳,艾长安、沈夏、徐驰这些曾经被时代潮流冲散的旧友相逢,从竞争销售经理,到瀚海招标事件,再到沈夏离职事件,一浪接着一浪,一套接着一套。《沸腾人生》在保证了剧情张力的同时,以更为宏观的视角,将1986年后中国重卡面临的大事件逐一编织进去。

人物的命运与时代洪流共振,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也被观众一览无余。可以说,《沸腾人生》真正做到了既有表面强情节又有内里深牵连,耐看十足。

披荆斩棘破除前行障碍

除了细致入微的时代脉搏,《沸腾人生》还从专业角度呈现了中国重卡的发展历程。

过往,很多影视创作者倾向于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表现行业发展,但在中观层面,也就是对工业题材专业性和特殊美学的追求上,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把准。《沸腾人生》则以三个层面,展现了中国重卡行业的破境之难。

首先,是在技术层面。

开篇,华汽就处在生死存亡的危局中。彼时,核定载重量7吨卡车早于40年前便已经在发达国家实现了量产,但华汽却依旧在5吨载重量车型的制造上徘徊不前。部队也已全面终止了5吨型重卡订单,“五改七”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华汽的生死。

但此时的华汽,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华汽人自己研发,在短短6个月时间里,即便倾尽所有,也难迈过技术的坎。外来的高材生,成了华汽的新希望。技术终究掌握在新一代手中,曾经打天下的第一代华汽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的技术人才,开始扛起重担。

其次,是在观念层面。

7吨型重卡,解决了军用的危机,余下5吨型重卡,却库房积灰、无人问津,华汽濒临破产。山西煤矿急需车辆,只要葛厂长能批条子,就能够解决华汽的燃眉之急。葛厂长却把这种行为视为“官倒”,坚决不肯跨过这条红线。

彼时,军改民可谓兹事体大,葛厂长难下决心不足为奇。沈中华以一己之力担下后果,以一张批条,救华汽于水火之中,而他也因为被举报而心梗离世。归根结底,中国的工业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和血肉堆起,他们虽离去,精神却不曾被人遗忘。

艾长安接过沈中华的遗愿,重回华汽担任三产经理。他所面对的,又是一次观念的较量。过去,国企是“铁饭碗”,吃喝不愁,万事不忧,却也藏污纳垢。艾长安手起刀落,开除肖国强,这是一次杀鸡儆猴,也彰显了艾长安势必要带领华汽走向更广阔天空的决心。

最后,则是在市场层面。

社会剧变下,中国重卡需要的不仅仅是勇于求新的时代精神,还有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的融合与创新。闷头做事已经不够,想要在外资、民企等多方企业的合围下突出重围,把民用重卡打造成像华汽军用重卡一样响当当的品牌,就要懂得走出去。

艾长安与葛太平同台较量、竞争销售经理,拼的就是对市场的了解。而翰海招标会的失败,让他们见识到了何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沸腾人生》对这样的情势加以展现,既是对现实的反映,也是对从业者的激励。

作为一部展现重卡发展历程的作品,《沸腾人生》保持了围绕工业发展设置主线矛盾的专业性。技术革新的专业化展现,以及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困境与破境之法,贯穿始终。

激荡青春的回响

在微观层面,这部剧的又一亮眼之处是对角色处境、关系细致的刻画。

艾长安是华汽人的典型代表。他是战场上磨砺出的实干家,学识并不丰富,却有着华汽人永不放弃的精神。好友试车丧生的事故,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当华汽人与大学生第一次交锋时,徐驰质问他:“你如果真像你说的那么懂华汽,那为什么不是华汽人?”他只能沉默以对。但这也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在那个年代里,将一生奉献给华汽意味着什么。华汽的未来、好友的遗愿、前辈的期望,是他扛起担子向前的动力。从试车员到三产经理,再到销售经理,华汽几乎伴随了他的整个人生。

沈夏、徐驰、葛太平等人,则代表着那些在时代潮流中的迷途者。

哥哥沈春牺牲在试车事故中,爸爸沈中华为华汽鞠躬尽瘁,却被一封举报信断送了性命,重重打击之下,沈夏远走他乡。华汽是她的梦想,却也是痛苦来源。但悲痛终究抵不过热爱。5年后与艾长安重逢,沈夏依旧放不下,而放不下的又何止是过去的感情,还有曾经与华汽荣辱与共的日子。默默送给艾长安二代发动机图纸,是她继承父亲遗志的决定。

曾经的战友终不免分道扬镳,但不论如何,曾经携手并肩的回忆不可磨灭。徐驰是极为理智之人,爷爷送给他的钢笔上刻着四个字“驰而不息”,这是他名字的来源,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五改七”后,徐驰清楚地知晓,离开才能去往更广阔的世界,才能真正带领中国重卡事业走向世界舞台。但华汽人的互助和砥砺,终究让他感性战胜了理性。而在深圳,徐驰又再次做出同样的选择。10余年来,他虽在沈夏身边默默陪伴,却也在认清现实后终于选择放手。与马库斯签下的不公平合同,是徐驰送给沈夏的告别礼物,也是他给予华汽的光明未来。

如果说,徐驰的一生,是理智与感性的较量,那么葛太平则在是认同与否定中不断挣扎。他是“华汽七剑”离散的根源,却又是重卡发展中被忽视的那个人。竞选销售经理时,葛太平憋在心里几十年的话,终于借着酒劲儿对着父亲说了出来。做为厂长的儿子,他没有借到一点光,反而总到最艰苦的地方,总是被父亲责骂。从少年到青年,甚至成为父亲后,他也依旧要面临自己父亲的苛刻指责。畸形的成长环境,也造成了他畸形的价值观。在父亲的急救室门口,他醒过味来,却也只能徒呼奈何。

每一个人物选择,都是时代洪流中的一朵浪花;每一个人物形象,都代表了重卡事业发展的一个侧面。

如今,《沸腾人生》已然大结局,华汽人亦重新上路。而新的故事,要留给未来书写。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0月24日  第22 版)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越玥

重型汽车徐驰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