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调研、建设,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智享平城”小程序于2024年元旦发布上线,涵盖4大服务板块、8大核心应用和32个模块的功能系统,吸引1.7万名居民注册使用。其中,水泊寺辖区39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结对入驻,服务覆盖253个社群、4.8万名居民。
聚焦主体融合,居民自治从“单向静态”转变为“多元对话”。为解决居民基层治理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平台面向公众开放社区活动、书记信箱、“指尖12345”等线上窗口,居民通过平台随时掌握诉求处理进度并获得积分,极大活跃了民主参与氛围。去年,“水泊寺群众夜校”活动利用平台迅速走进居民群众视野,辖区居民可以用积分兑换花艺、中医、书法、乐器等63项课程,显著调动了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目前,平台共收集居民意见552份,开展各类自治活动241次,让每位居民“既是社区奉献者,又是社区受益者”。
聚焦共治共享,商家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流量共享”。为延伸服务链条、打通资源壁垒,“智享平城”小程序积极创设平台积分兑换机制,引导辖区商超门店以优惠价格让利于民,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取积分,线上兑换商家优惠券,为商家精准引流,实现社区经济稳定发展。平台已签约入驻万达广场、云冈国际机场等商家机构606家,共提供647项积分服务,涵盖交通、餐饮、娱乐、购物等丰富业态,服务价值达700多万元。商家提供的“注册奖励大米兑换券”累计核销2370张,54%的顾客形成二次消费;“幸福集市”吸引51家优质商家走进小区,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心理咨询等便民服务,受到居民和商家一致好评;美发店通过平台发放9.9元理发券,日客流量激增4倍……2024年全街积分优惠券累计兑换3469次,流量红利日益显现,形成了商家、居民双向受益的良性循环。
聚焦共联共建,辖区单位从“各自为阵”转变为“同行同往”。水泊寺街道辖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达40余家,是基层党组织的“潜在合伙人”。为此,平城区深入创建“四位一体”驻街单位党建联盟,即组织一体共建、工作一体谋划、制度一体完善、活动一体开展,通过线上建立小区需求清单、部门资源清单、共建项目清单,推动供需精准对接、活动经费共筹、阵地资源互享。2024年,已有31个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8个社会组织入驻平台,共开展共建活动86场,通过“群众点单、部门接单”的方式,合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个。
聚焦志愿服务,在职党员从“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作为”。为解决部分在职党员“报而不到”的问题,平台在“党建中心”板块纳入党员报到、党员活动等功能端口,在职党员可以线上报到认领岗位、包联特殊困难家庭,报名参与社区发布的服务活动,服务情况和积分经平台公示备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八小时外”的考察依据。在平城区第二届“首善平城”篮球联赛中,通过平台发起志愿者招募活动,4家结对单位、61名爱好篮球的在职党员踊跃报名,一举组建了全区规模最大的球队“后援团”。目前,“智享平城”小程序累计发布在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86次,共有1288人线上报到参与活动,认领文体服务、纠纷调解等8大岗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个人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聚焦评价管理,小区(网格)从“势单力薄”转变为“合力共治”。为使小区党组织“吹哨有人应、活动有人来”,利用“智享平城”小程序赋予小区对治理主体的评价权,通过在职党员自评、小区党组织测评、居民点评、积分排名等方式,开展“定性+定量”评价,在职党员服务情况由街道每季度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不断增强小区党组织的领导力、号召力。2024年,全街在职党员服务积分累计13.73万分,形成在职党员评价报告1200余份,服务居民超2万人次。
得益于数字赋能“智慧+便民”的治理理念,“四双”(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机制得以落实落地,集中破解了基层力量不足、资源衔接不紧、信息流转不通、平急转换不畅等制约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瓶颈问题,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探索了有益途径。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21日第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