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演讲交流活动。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座谈交流活动。
“社区治理不能仅凭一己之力,要学会整合资源,带动干部、发动群众。”今年3月,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街道蒋家墩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书记讲给书记听”经验座谈交流活动。15位社区党组织书记围坐在一起,大家围绕“陌邻社区,如何营造认同感和归属感”主题交流探讨、分享经验。
近年来,针对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青山区一系列精准有力的培养举措相继落地,一大批本领过硬的社区“头雁”竞相涌现,基层治理“带头人”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社区党组织书记们作为“领头雁”,正以全新的姿态,在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中奋楫笃行,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打造“头雁”标兵方阵
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青山区统筹考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我作为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员’‘快递员’,要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上任的红卫路街道奥山滨江社区党委书记童霄感慨道。2023年9月,青山区创新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竞争性选任,在区级层面开展跨街道“大竞岗”,为社区工作者搭建公平竞争的舞台,共有40名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踊跃参与,经过竞岗演讲、能力测试、考察评分等环节,最终90后青年党员童霄脱颖而出。跨街道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不仅激发了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更为社区治理带来新理念、增添新活力。先行做法取得良好成效后,各街道也纷纷建立起竞争性选拔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用人导向。
“政治信仰可靠”“纪律作风严格”“人民立场坚定”“工作业绩突出”……在社区党组织书记拟任人选推荐会上,一份份联审考察结果报告,为“入库名单”书记人选进行了严格把关。“政治上忠诚可靠,是成为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基础要素,是入库培养的核心关键。”青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山区建立严格的区级联审制度,换届以来组织相关部门对10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拟任人选逐一审查,从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坚决杜绝“带病提拔”。
为确保社区干部队伍后继有人、群众工作能力代代相传,青山区积极拓宽选拔渠道,进一步壮大队伍。一方面,通过集中招聘方式,2022年以来共计吸引322名优秀人才投身社区工作;另一方面,探索专项招聘补充9人。如今,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94.22%,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此外,青山区还启动了“头雁”储备行动,为各社区精心储备1—2名书记后备人选,量身定制培养方案,组织参加各类培训课程,安排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目前,已有131名后备人选在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成为社区治理的骨干力量。
锤炼“头雁”过硬本领
“过去,我们队伍不大,面对群众难题,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我们是全域联动,推进基层治理,大家群策群力。”在蒋家墩社区“书记讲给书记听”座谈交流活动上,该社区党委书记肖娜有感而发。近年来,青山区构建起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干部队伍培养体系,通过全员轮训、互学共进、外出取经、实战淬炼等方式,为社区党组织书记们赋能充电。
为进一步拓宽视野,青山区积极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赴其他地区交流学习。冶金街道现代花园社区党委书记熊丽华在参观花山社区后表示:“花山社区的党群阵地亲民化建设值得我们学习,这种将空间开放给居民的理念,能够让党群阵地更聚人气。”工人村街道青雅居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玲在厦门市培训时,学习到龙山社区的“一心引领 三联三融”工作法,她感慨道:“这个工作法对我们推动组织融合、阵地融合、文化融合很有启发,回去后我会结合社区实际好好运用。”社区党组织书记们带着问题去、满载收获归,将学到的经验转化为推动社区发展的实际举措。
在2025年第一期全区社区党组织书记重点培训班现场,钢花村街道119社区90后党委书记邓云星走上讲台,分享社区盘活资源、打造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探索实践,这是青山区开展的“书记上讲台”活动。青山区遴选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走上培训班讲台,围绕学习推广青和居经验、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等重点内容,分享思路、案例和做法。“登台授课不仅可以分享工作经验,还能在交流中发现自身不足,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邓云星说。
针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繁忙、自学时间有限的情况,青山区统筹市级培训资源,选派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市级培训。在区内,举办集中轮训班,邀请理论功底深厚的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者授课。2021年社区(村)“两委”换届以来,青山区累计举办27期社区(村)“两委”培训班,覆盖2487人次,并组织150余人赴外区实地观摩学习。2025年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邀请11名街道党建办主任和4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上台分享经验,为社区党组织书记们集中“充电”。
激励“头雁”担当作为
近年来,青山区用好社区“两委”班子届中评估,落实“定期体检”、坚持“把脉问诊”,提升能力指数。28名区“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全区87个社区,走进社区、走近群众,与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两委”班子及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表现、能力状况,精准剖析存在的问题。过去三年,6个社区因书记长期缺职、班子配备不齐等原因,社区工作开展不到位,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2024年,对5名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社区党组织书记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同时,青山区从严从实考核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日常表现,考核结果与评先选优、岗位调整、绩效工资挂钩,切实考准考实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成效。
红钢城街道十九街社区党委书记付光琴于2023年1月通过专项事业编考试,她说:“入职入编是对我们干事创业的激励和支持,让我们信心更稳了、热情更浓了!”在提升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的同时,青山区注重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岗位管理,激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热情和担当精神,激励社区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目前,已有24人进入专项事业编,63人参照事业岗位管理。对于生活困难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青山区还会给予特别关怀,曾为3名罹患重症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发放慰问金1.5万元,并由区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带队上门慰问,切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基层社区干部心中。
为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学习榜样、争当先锋,青山区大力宣传15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先进事迹,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传播,增强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这些举措让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励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积极作为、勇挑重担。
展望未来,青山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探索社区党组织书记赋能的新路径、新方法,持续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信赖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以“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推动青山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为加快转型闯关、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区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障,在城市基层治理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中国城市报》(2025年05月19日第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