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寺头镇念好特色产业“致富经”

村里山楂红 群众钱袋鼓

2025年05月26日 16:12:38 中国城市报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寺头镇种植户对新采收的山楂分拣装箱。

山东亿佳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加工整理桑葚山楂条。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寺头镇虽然地域面积不大,却因拥有数百年的山楂种植历史而闻名遐迩。作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山楂种植基地,寺头镇的山楂种植面积现已达到4.5万亩,年产量突破9万吨大关。其生产的山楂条、山楂卡通棒棒糖等特色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七成以上份额,成为当地的特色名片。

长久以来,寺头镇以山楂产业为依托,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今年初,该镇打造科技、文旅、外贸共同体,推动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群众的钱袋子更鼓,日子更红火。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寺头镇山楂深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0.11%。

科技赋能产业红

电商铺就强镇路

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访寺头镇期间,该镇宣传委员王志伟介绍称,优质的农产品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今年,寺头镇坚持片区化、融合化发展思路,推行“绿色种植+科技赋能”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季家庄村是寺头镇重要的山楂种植地区。在该村种植园内,中国城市报记者看到各类现代化农业设施配备齐全:虫情预警塔精准运行,对山楂树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察觉虫害迹象,即刻发出警报;绿色杀虫灯在夜间默默发挥作用,捕捉害虫,为山楂的生长构筑全方位、无盲区的防护屏障。山楂种植户李大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以前种山楂,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就怕遇到虫害,导致产量上不去。现在有了高科技设备,出产的山楂个个经得起市场考验,订单源源不断,价格也比过去高了不少。”

为了进一步助力山楂产业越做越大,实现更大价值,寺头镇积极响应临朐县“农企百强”扶持计划,探索构建“政策扶持、资金倾斜、定点服务”的企业培育新模式,加快推进山楂精深加工项目。山东亿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佳食品)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公司负责人张召全介绍说:“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扶持山楂产业发展,在项目手续办理、资金争取和员工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先后帮助我们解决了土地指标、贷款、山楂原料供应等7个难题,为企业快速发展加油助力。”

政府的支持,推动亿佳食品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正式投产后,亿佳食品迅速成长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山楂制品生产企业,获评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并被认定为第十批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在电商方面,寺头镇推出山楂“触电”发展模式,鼓励并引导农户和企业抢抓直播带货、原产地直销等新风口、新赛道。寺头镇人大副主席窦培坤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所谓的‘触电’发展模式,就是让寺头镇山楂产业与电商行业深度融合,以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引导经营主体借助‘直播带货+原产地直销’模式,逐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如今,寺头镇的山楂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各地,线上销售额占比达到15%。寺头镇连续4年获评“中国淘宝镇”称号,吕匣、箕子山等5个村入选“淘宝村”名目,成为潍坊市拥有“淘宝村”最多的乡镇。“寺头山楂”先后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色食品等一系列认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深挖山楂文化韵

书写农旅融合篇

寺头镇高度重视乡村文化的挖掘与传承,秉持“一村一韵、各具特色”的发展理念,深度探索山楂产业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符号价值。据悉,镇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山楂之恋”系列文创伴手礼,将山楂元素与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精湛的传统技艺有机结合,打造出创意山楂糕、果雕工艺品等30余种特色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外观设计上独具匠心,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了从传统农产品销售向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的转变。

为进一步弘扬山楂文化,寺头镇自2017年开始,着力打造“山楂红了”百姓大舞台品牌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山楂文化艺术节,其间精心组织山楂主题摄影展、农民诗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山楂产业发展与节庆活动融合的深度推进,显著提升了山楂产品的附加值,也为我镇农文旅产业融合拓展开辟了新空间,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寺头镇党委副书记曾繁鑫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说。

此外,寺头镇还深入开展山楂文化IP的开发工作,推动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依托“红果小镇”品牌,推出“山楂红了”沉浸式研学游学项目,结合当地四季特色,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养生”的四季旅游体验。该系列项目自推出以来,受到广泛欢迎,年接待研学团队成员超3000人次。当地90后民宿行业从业者冯振伟感慨地说:“以前村里一到晚上就冷冷清清,现在因为这些山楂文旅活动的开展,村里热闹不少。许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不仅使山楂相关产品销量大增,也带动了其他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季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孟令生表示,寺头镇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地通过整合资源,在展现乡村自然风光和古韵的同时,打造了诸多文旅项目,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山楂文化、品尝山楂美食、购买山楂文创产品。而这已成为寺头镇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巧借外贸东风势

拓展销售新渠道

外贸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寺头镇长期高度重视并投身其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今年以来,该镇政府带领多家外贸龙头企业,以食品加工、医药保健为切入点,通过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共同体,推动山楂产业与外贸深度融合。

“今年一季度,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山东晶冠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史兴林介绍,公司目前每月出口山楂制品约30吨,产品远销至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史兴林表示,公司外贸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寺头镇山楂产业的整体优势以及企业自身的努力。寺头镇拥有丰富的山楂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原料,为生产高品质的山楂制品提供基础保障。“政府还积极搭建平台,组织企业参加香港美食周、中国糖酒会等专业展会,帮助企业进行产品推介和市场拓展。同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让企业在生产和出口的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史兴林说。

面对国际市场,亿佳食品亦不断加大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推出符合需求的低糖山楂片、保健山楂饮品等新产品,深受海外消费者喜爱。

“今年上半年的良好开局,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寺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付志鹏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渠道效率,进一步提升寺头山楂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竞争力。同时,我们正积极联合海外企业举办寺头山楂产业展会,力求吸引更多的外国客商来到寺头镇,了解我们的优质山楂制品。”(图片由寺头镇政府提供)

《中国城市报》(2025年05月26日第18版)


责任编辑:越玥

山楂三农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