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打造“微愿郯”为民服务站。
郯城县委组织部供图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进一步盘活城市社区公共资源、拓宽居民小区公共收益来源渠道,破解城市社区发展资源闲置、动能不足、服务不优等难题,全域推进“创富小区”建设工作,通过社区“小舞台”巧做经营“大文章”,生动书写资源活、社区强、居民富的共富新答卷,全力助推城市社区“幸福家园”建设走深走实。
组织引领
筑牢创富根基
郯城县坚持党建引领“创富小区”,不断强化组织建设,优化治理结构,始终把发展壮大城市社区公共收益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
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头雁领创,从社区“两委”成员、专职社工、机关干部、退役军人等群体中择优选拔小区党支部书记,赋予资源调度、项目初审权。落实“专职社工定岗小区、专职网格员定岗网格”制度,实现专人专岗、专事专干,投入150余万元改造升级58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实现党群阵地100%达标、党支部100%实体化运行,小区党支部牵头协调解决创富项目落地难题47件。
增扩发展阵地。制定出台《郯城县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规划、建设、移交与管理使用办法》,对社区公共服务用房配建标准、产权登记等事项进行明确。开展小区公共服务用房清理移交专项行动,联合住建、民政、综合执法等部门,会同16个纯城市社区党组织、58个小区党支部书记成立工作专班,摸底排查、综合研判,盘活小区公共服务用房452处、6.18万平方米,为“创富小区”项目建设提供核心载体,彻底扭转社区资源“边闲置边短缺”困局。
汇聚共建合力。平台化运作构建创富生态圈,打造县—街道—社区—小区“四级联动”党建联席会议,建立资源需求双清单机制,通过“书记有约”平台、公开接待日、商户联盟恳谈会等收集民意172条,定制“社区出场地、企业出资金、商户出服务”轻资产合作模式。吸引112家“双报到”单位、国有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创富小区”建设,引入国企资金超200万元,孵化社企合作项目16个。
多元经营
激发内生动力
“创富小区”以“盘活存量、创收变量、孵化增量”为发展路径,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社区实现“自我造血”注入强劲引擎。
创新运营机制。“创富小区”通过“社区主导+市场化运营”模式,由居委会全资设立运营主体,对便民服务、物业拓展、空间租赁等8大领域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运营、统一配备、统一收支“四统一”管理,彻底扭转社区经济“小散弱”局面。各“创富小区”根据不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拓展项目,增强其自我造血能力的同时,减少同质化竞争,整合运营“幸福食堂”、社区健身房等42个创富项目,总营收突破320万元。
深挖资源潜能。充分发挥社区统筹调配优势,对全县城市小区沿街店面、电梯广告、公共车位等8大类公共收益项目进行全面摸排,深挖公共空间潜能,以公开招投标方式高质量盘活785处小区公共收益项目。推进“业账社管”改革,制定《“业账社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开设业委会公共资金专用账户78个,社区党组织成立业账监管小组,以“月例会、月公示、月报告”方式对创富项目资金统一收支。
强化社企联动。国有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将资源资金、运营管理下沉社区,助力“创富小区”发展增收。通过“轻资产合作”模式,社区提供场地资源库,企业带资运营,按“保底租金+收益分成”进行结算。创新推出“创富项目路演会”,吸引农发、水务、交投等国企将便利店、直饮水站、充电桩等民生项目落地社区,已成功运营社企合作项目15个,谋划签约新项目6个。
成果共享
共建幸福家园
“创富小区”依托多元经营体系持续壮大的社区收益池,推动发展成果从“账上数字”转化为居民脸上的幸福笑容,全面构建可持续、可感知、可参与的惠民生态链。
项目共建共享。坚持“外引资金资源、内靠居民发展”,实施“三级创富合伙人”计划,基础合伙人开放“妈妈岗”“钟点岗”优先录用辖区居民;技能合伙人认证退休教师、社会组织等开办社区夜校享房屋免租;创业合伙人提供20万—50万元低息贷款。累计新增“邻里工坊”就业点16个,85%员工来自本土社区,培育居民创业项目9个,居民从服务受益者转变为经营者,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社区内致富”。
收益精准滴灌。通过“5311”阳光分配模式,将“创富小区”项目收益按照“50%项目再投资、30%普惠补贴、10%治理基金、10%应急纾困”合理划分比例。辖区居民在便利店、食堂等场地消费享受8折优惠,直接惠及居民4万余人次,应急纾困资金帮扶重病、失业家庭126户,实现“钱花在刀刃上、暖到心坎里”。
服务品质升级。需求响应零时差,建立“居民点单—创富小区接单”服务闭环,快速孵化“沂蒙小学堂”、幸福食堂助老送餐等11项急需服务。建立“爱心商户联盟”,联合120余家辖区商户,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义诊、法律服务咨询、公益文艺指导等专业服务。各类志愿服务项目累计服务居民2.3万余人次,服务满意度达98.5%,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中国城市报》(2025年07月14日第2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