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打造家门口的“精治社区”

2025年08月12日 10:44:19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郭文治 李彤彤 通讯员 朱 琳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谷亭街道古亭社区开展“睦邻欢聚·情满中秋”志愿服务活动。

背景链接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城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晚,2017年成立5个城市社区,2019年调整划分为10个,城市小区166个,城区常住人口达11.5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1.16%。近年来,针对鱼台县城市社区治理难点痛点,鱼台县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治理体系,城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但与此同时,城市社区治理仍然存在诸多短板。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投入不足。部分老旧小区道路破损、排水不畅,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社区内缺乏足够的文化活动场所、医疗卫生设施等,居民日常休闲娱乐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服务响应滞后,难以满足居民需求。部门单位职能界定不够清楚,落后于居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服务的精准度和及时性不足,居民反映问题后,往往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回应和解决。

治理主体单一,社区自治能力不足。以往社区治理主要依赖政府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缺乏对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居民与政府间缺少桥梁纽带,信息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居民对社区事务了解不足,缺乏参与的兴趣和动力,导致居民之间互动较少,邻里关系冷漠,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属地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得到激发,社区治理缺乏活力和创新,难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自从咱们社区引进了这个孝贤大食堂,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干净卫生的饭菜,从手机智慧社区平台上就能看见‘每日菜单’,确实很方便。”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滨湖街道站前社区居民李雷开心地说。“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像这样的“城市社区合伙人”在鱼台县的城市社区中共有52家。今年以来,鱼台县聚力实施“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精治’”行动,以聚焦技术、管理、服务、力量“精治”为抓手,不断推动力量往小区走、资源往小区投、服务在小区办。

聚焦技术

鱼台县依托市“济智治”智慧管理平台,在全县10个城市社区因地制宜建设智慧社区平台,主要包含10个模块20多个功能,同步接入消防、应急、医疗等多部门数据平台。居民不仅能够足不出户查看各类便民服务信息,还能够实现挂号、物业费缴纳、志愿服务注册等功能的一键互联,真正实现“居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今年以来,全县投放智能无感垃圾桶、24小时无人售卖机、智能充电桩等各类智慧便民设备260个。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应急事项200余件,实现了让社区治理更智慧、更精准。

聚焦管理

为解决居民小区治理“老大难”问题,切实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鱼台县实施居民小区分类管理,研究出台《鱼台县居民住宅小区分类治理实施办法》,根据建设时间、产权归属、物业水平等,将居民小区划分为商住小区、老旧小区、回迁小区三类,分类制定“小区分类管理”工作指引。实施居民小区分类提升行动,将全县166个居民小区分为问题突出小区、重点提升小区、“精治”示范小区三类,通过一年的时间,分类推进,助力小区治理提档升级,计划年底前在全县评选5个“精治”小区。

聚焦服务

鱼台县进一步深化“近邻党建”工程,坚持常态化与特色化服务相结合。“平时大家都很忙,设立‘小马扎说事’手工点,既能让社区居民利用业余时间做手工赚钱,还能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了解居民诉求。”谷亭街道古亭社区党委书记王磊介绍道。像“小马扎议事会”这样的居民议事形式是今年社区“精治”服务的一个缩影。鱼台县坚持在社区举办“一月一主题”便民服务,常态化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专题主题活动;根据社区居民特点,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探索开发社区“公益集市”“跳蚤市场”“两长议事会”等特色民生服务项目,搭建为民服务载体,让矛盾化解在小区、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聚焦力量

鱼台县构建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体系,注重内培外引。对内开展社区班子运行评估和党组织书记履职评估;加强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举办“全县城市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班”,锻造全面过硬的社区治理骨干队伍。对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招募“城市社区合伙人”,用好“双报到”部门单位和社区挂职干部等队伍;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通过“公益集市”等社区公共服务,吸引各类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社区共治。

“精治”让社区变“精致”

自“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精治’”行动开展以来,鱼台县城市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增强,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在社会治理效能方面,智慧社区平台的建设与智慧便民设备的投放,大幅提升了社区应急响应速度与问题处理效率。通过数据互联互通,消防隐患排查效率大幅提升,居民生活缴费线上办理率超85%,以往困扰居民的繁琐事务得以快速解决。同时,居民小区分类管理模式成效显著,针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回迁小区物业服务提升等工作有序推进,已有19个问题突出小区完成基础环境整治,15个重点提升小区在绿化、公共设施等方面实现显著优化,为年底评选“精治”示范小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生服务质量得到极大改善。“近邻党建”工程下的特色服务项目,切实解决了居民实际需求。“小马扎说事”手工点已带动200余名居民实现灵活就业;每月举办的“公益集市”“跳蚤市场”等活动,累计服务居民超万人次,促进了邻里交流,盘活了社区闲置资源;常态化开展的传统节日活动,吸引众多家庭参与,社区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居民归属感显著增强。

社会参与度与协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招募“城市社区合伙人”,已引入40余家社会机构参与社区服务,涵盖养老、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打造出“孝贤大食堂”“社区四点半课堂”等一批品牌项目。“双报到”部门单位与社区挂职干部积极发挥作用,联合开展政策宣讲、困难帮扶等活动120余场,带动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图片由鱼台县委组织部提供)

经验启示

加强统筹协调,下好“一盘棋”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是核心。鱼台县将党的领导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通过强化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确保社区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这表明,只有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才能凝聚多元主体力量,形成协同治理合力,实现社区治理效能最大化。各地在基层治理中,需以党建为纽带,构建“一核多元”治理架构,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技术赋能,推动治理创新是关键。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智慧社区,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实现服务功能集成化、治理手段智能化,鱼台县的实践证明,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的精准性与便捷性。在基层治理中,应主动拥抱数字化变革,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搭建智慧治理平台,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社区延伸,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分类施策,破解治理难题是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小区的特点,鱼台县制定差异化管理策略,避免“一刀切”式治理,这种精准施策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各类小区的突出问题。基层治理需立足实际,深入调研社区需求与痛点,制定个性化治理方案,才能提升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资源浪费和政策空转。

整合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是路径。通过引入“城市社区合伙人”、培育社会组织、发动志愿服务等方式,鱼台县实现了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在基层治理中,应注重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中国城市报》(2025年08月11日第27版)


责任编辑:越玥

社区功能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