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环梦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苏州站)上,一个小女孩与宇树机器人握手,相互自我介绍。有专家将具身智能概括为“有物理载体的智能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具身智能”是什么?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指出,具身智能是可以在高变化下做出迅猛、精准反应的高质量、高性能智能系统。
2025-03-17 15:16:01对于大语言模型的训练和优化而言,语料数据是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作为其训练的基础与关键“燃料”,语料数据也走入公众视野,成为多领域热议的话题。随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如何进一步加强语料数据应用?
2025-03-17 15:16:23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全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也是每年全国两会的核心议题之一。近年来,代表委员们围绕强化“一老一小”服务提出诸多具有前瞻性与针对性的建议提案,推动民生保障网不断织牢织密。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带着汇集民意民智的“锦囊”而来。我们乐见一条条有温度、有力度的“锦囊妙计”有力托举“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
2025-03-10 17:33:44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在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一处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里,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副主任张赟站在崭新的透水砖人行道上,看着老人们围坐在树荫下喝茶聊天,笑得格外欣慰。这一幕,是张赟履职日常的缩影。张赟坦言,低层住户的反对、资金分摊的争议常让项目停滞。截至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3亿人,到2035年将突破4亿人。
2025-03-10 17:33:4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过去一年,各地以有温度、见实效的民生举措,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大下功夫。聚焦人民群众最在意的“身边事”,如何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回应民生关切,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温情,也是相关代表委员们一直以来的关注重点及努力方向。
2025-03-10 17:33:473月4日14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现场灯光璀璨,氛围庄严而热烈。“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态环保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每一份建议都得到重视与回应,更坚定了我的履职信心。”王琼说,今年全国两会,她又带来两份与长江江豚息息相关的建议。
2025-03-10 17:33:47过去一年,我国着力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经济发展“含绿量”明显提升。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代表委员们以自身实践注解“绿色”思考。
2025-03-10 17:33:43今年是李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8年,也是他带着“为乡亲们做点事”的初心扎根岫云村的第17年。身为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像经营企业一样管理村庄,把岫云村打造成一个“品牌”。如今的岫云村,走出了一条以村为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张巧良表示,“政策落地不能靠‘自我监督’,需要构建政府、企业、第三方联动的监督网。”
2025-03-10 17:33:41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加大对民营企业政策支持力度,强化企业在资金、用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推动民营新型企业,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如何进一步提振民企信心、激发发展活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各方关注焦点。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5-03-10 17:33:38《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