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面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价值和科学内涵

2021年08月30日 11:07:53 四川日报 戴立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强调,在新的征程上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8月17日在京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重点研究了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努力方向和实践路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坚定决心,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

为什么现在特别强调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在有了加快实现的基础和条件

共同富裕是中外先贤和政治家们反复思考、反复探索的重大问题。共同富裕意味着社会财富在分配上的正义,其中,“富裕”反映了社会财富的多少,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量的标志;而“共同”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基本占有情况,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是质的定性。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阈里,共同富裕位于价值体系的最高层次,既要求不断增强生产力的发展能力,创造更加丰富充足的物质成果;也要求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保证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从而体现了党的人民立场。

历史地看,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和建设中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实现合作化……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邓小平极大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南方谈话中他明确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提了出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么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论。江泽民、胡锦涛也始终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显而易见,共同富裕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追求。

今天,我们为什么又特别强调共同富裕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必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实现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最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诉求,我们党必须因应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另一方面,现在我们有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经过持续奋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现在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这样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基本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擘画了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美好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又作了强调要求和更为具体的部署,这样就把未来15年中国整体的基本政策逻辑说清楚了,把未来15年中国想要实现的样子和方向说清楚了。因此,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就是新征程的题中要义。

要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

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但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要求。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共同富裕,为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这一要求的精神实质。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共同富裕的主体,只能是中国最广大的人民。最广大人民是指占中国人口数量大多数的部分,体现了人民概念的群众性。一方面,工人、农民始终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代表好他们的利益,党的人民立场才能得到体现,才能确保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新社会阶层涌现,代表好这些新涌现出来的社会阶层的利益,是对执政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覆盖面上,要把握全体,而不是少数,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为更多人教育赋能、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

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不是绝对平均、同步富裕,而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富裕,是先富带动后富的一个波浪式渐进过程。共同富裕是发展活力、社会正义和机会公平之间的平衡,因此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找适度平衡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抉择。历史经验教训表明,不存在一条绝对平均的同时富裕的道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后富”,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所以,共同富裕不是“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而是要承认个体差别、保障基本、机会均等的共享发展。这种共享应是普惠的,但不是同样的,在机会平等前提下,必须承认和保护因个体努力奋斗不同,而导致财富分配的结果差异,这也是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也就是说,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济贫”。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财富一般可分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共同富裕也理所当然地应该包括物质财富富裕,精神财富和公共服务的保障等的富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同步富裕反映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状况及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拥有状态。在物质需求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之后,人们对精神需求的追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同富裕,不是单纯的物质富裕,而是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全面体现。

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不能急于求成。在节奏上,不存在一蹴而就的共同富裕。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越是追求宏大目标,越需要尊重客观规律;越是道阻且长,越要保持耐心。一旦贪大求快,势必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情况。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做大“蛋糕”是第一要务,还要抓好分“蛋糕”关键环节

共同富裕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根据现有条件及早采取有力措施,把能做的事情尽快着手做起来,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

实现共同富裕,做大“蛋糕”仍是第一要务。共同富裕是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均衡富裕的状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大做优“蛋糕”,为分好“蛋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低水平的共同富裕意义不大,生产力不发达时,效率是影响共同富裕的最突出矛盾,甚至带来社会动荡。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已经超过1万美元,但在全世界排名中并不靠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但一些中等收入者还较为脆弱,抗风险能力不强。这些情况说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大“蛋糕”。因此,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为不同区域、行业、企业创造更好的高质量发展环境,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筑牢发展的基本盘。力度上,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集中精力解决突出矛盾。聚焦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把着力点放在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关系民生、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上,推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同时,加强解决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在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中促进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要抓好分“蛋糕”关键环节。实现共同富裕,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分好“蛋糕”,目标在于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要着力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用好看得见的手,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发挥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济困扶弱。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等不得也急不得。促进共同富裕,既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又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和水平吊高“胃口”。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先富带后富、帮后富中促进共同富裕。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永超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