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的节节攀升,各路造车新势力也摩拳擦掌,纷纷投入到新一轮以智能化、高压快充、长续航为特征的智能电动装备竞赛中,各式各样的新车层出不穷。
华为携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赋能赛力斯打造的AITO问界M5,百公里加速4.4秒,与此同时,四驱系统采用“前驱交流异步、后驱永磁同步”的“王炸组合”,令业界眼前一亮。
1月5日,由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数字能源”)倾力打造的谈话节目《方博碳讨室》第二期上线,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首席营销官方良周,邀请华为数字能源智能电动领域总裁王超,赛力斯轮值总裁许林,围绕AITO问界M5背后硬核科技展开深度对话。
媲美百万豪车?华为何出此言?
“媲美百万豪车”,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在发布会现场这样介绍问界M5。
在实际的驾乘体验中,加速性能优异、静谧舒适的驾乘体验一直是豪车发力的重点。相比之下,问界M5也当仁不让,向百万级豪车标准看齐,表现出了相当的水准。
许林指出,问界M5采用华为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新车四驱版本百公里加速4.4秒,由此带来超强加速性能,“推背”体验十足。
而充沛的动力表现则主要来源于华为在动力系统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DriveONE全栈动力域解决方案。问界M5的前电机为交流异步电机,后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既能够保持加速的爆发力,又能够保持整车续航的耐久力,因此“前异后同”的四驱布置也被业界称为完美匹配组合。
王超表示,在整车重量2.35吨的情况下,百公里加速要进入4秒级并非易事,华为对此做了大量工作。除了独到的动力系统之外,新车还采用了智能油冷技术,实现快速局部散热,而这也是整车动力性能够爆发并持续的关键。
从目前主流豪车的噪声抑制水平来看,时速80公里时噪声大约在60dB上下。而AITO问界M5静态整车测试噪声仅为38dB,相当于人们的窃窃私语;80公里车速时噪声为56.9dB,刚刚达到人们正常交流时的声音水平,超越主流豪华车表现。
整车降噪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王超的话说,华为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力求做到极致。例如,为屏蔽细小石子击打底盘产生的噪声,AITO问界M5在80%以上的下车体上都喷涂了液态声学阻尼材料;前、后风挡则采用了目前只在50万级以上豪车才会采用的双层夹胶玻璃来屏蔽噪音。另外,在前、后驱与增压系统上,华为都进行了优良的调校与整车软件的优化。
节能一小步 效率一大步
王超介绍,DriveONE系统效率达到了业界优秀的88.6%,增程器油电效率提升至一升油发电3.2度(相当于NEDC工况下续航18公里)。在满油满电情况下,车辆可实现CLTC工况下续航1242公里。在 WLTC工况下,其油耗仅为 0.8L/100km。
王超特别指出,为进一步提升整车效率,华为还将目光瞄准了整车余热的挖掘,包括针对发动机余热、电驱余热、充电系统余热、整车电压系统余热、电池包余热进行了大量回收工作,以此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续航。
同时,在解决备受用户关注的充电问题上,AITO问界M5不仅做到了反向供电(V2R),还能够为别的电动车充电(V2V),相当于行走的“充电宝”,可以在充电设施不便的场景下解决电动车的补电问题。
电动车的四大安全一直备受产业与用户关注。在电池包安全上,华为将端云协同系统应用于电池包的热失控监测上,将安全级别从常规的模组级升级到电芯级。
许林表示,在整车开发过程中,已经通过上千台车超过500万公里的Beta测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保证了一台车从上市开始,就有足够的提前预警量来保证其电池安全。
AITO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AI 技术在功能安全方面的贡献:华为AITO的AI自学习能力,可以在海量数据训练中实现模型自动寻优,提升模型精度和预测效果,可实现热失控提前24小时预警,查全>90%,抑制误报<0.1%/月,保障用户的电池安全。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华为将进一步加大智能硬件与软件相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30多年积累的电力电子技术与数字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全面赋能汽车产业,加速推进交通电动化进程,为共建低碳智能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