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让更多人从艺术欣赏角度认识非遗、热爱非遗

做手艺人,也做“守”艺人

2024年04月02日 15:13:40 解放日报 吴越

嘉定马陆,坐落在乡村稻田间的嘉源海美术馆迎来一场名为“造物有灵”的新展。展出的百余件竹器、木器、瓷器、苏绣、压金丝嵌宝工艺和点翠工艺作品等各具韵味,又因所使用的艺术材料和手法的缘故,兼具日常性和生活性。

每一件手作器物,背后都有一双手,而每一双手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披荆斩棘”学艺路

远看如雾霭迷蒙,近看是葡萄成串。马陆葡萄沪上闻名,以水墨清雅配色绣制出的苏绣作品《马陆葡萄》你见过吗?

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者是嘉定区苏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碧娴,土生土长的嘉定“90后”。比起大名,陈碧娴更喜欢别人以匠名“阿紫”称呼她。“紫字上下拆开看,是此系。此处系有丝,就是我的职业——苏绣。”

留着乌黑长发、日常穿着汉服的阿紫,讲起话来“嗲嗲的”,在学艺路上却是“披荆斩棘”、能量“爆棚”。上小学前,她不知道自己出生于苏绣世家,只因家里人希望她好好读书,长大了找份稳定工作。但兴趣还是自然生长出来。在她的请求下,外公成了启蒙老师。和伙伴一起去秋霞圃玩耍,别人用画笔描绘眼中美景,她更愿意施针运线把看到的牡丹花绣下来。

绣花,是一个人的修行。年少时期,阿紫就体会过这个爱好带给自己的泪水、汗水和被针扎到十指的连心之痛,但完成作品之后的喜悦和自豪也印刻在脑海中。大学毕业,她进入设计院工作,如长辈期待的那样成了白领,但内心却并不满足。“我要做真正热爱的事,要去拜师学艺!”上班两年后,她辞了职,不顾父母反对,一边打工、一边学绣艺。

出师后,阿紫带着满腔热情投入自己的事业,组建绣娘团队,设计制作苏绣文创和生活用品。小时候她曾听外公提过嘉定绣花厂的辉煌往事,那时许多本地人会从厂里领取材料回家绣花,做好的作品远销海外、深受追捧。而如今,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嘉定苏绣作品又一次火了,不仅销往海外,还登上了进博会、旅游产业博览会等舞台。

做“有灵魂”的古琴

在塑料制品大规模占据人们的生活之前,以竹为原材料手工制成的筛、筐、箩、篮、盘、扁担、簸箕等,曾是百姓家中称手的工具物件,实用又耐用。而现在,来自市区的参观者看到展出的竹篮、竹筛只觉得新奇,纷纷拍下怀旧打卡照。

竹器制作者薛其华是马陆篾竹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今年80岁,从10岁起跟着家人学手艺,与竹子打了一辈子交道。“这次展览空间有限,拿来的是小物件,不知道年轻人会不会喜欢。”薛老很谦虚。从他的制作经历来看,确有许多更大件、更繁复的作品。比如他家中自用的竹椅、书架,可承重160斤的大竹筐,还有奥运、世博特色的竹制工艺盘和玩偶摆件等。

不论大件还是小件,要满足功能性和美观性,手中的篾竹都要历经十多道烦琐工序完成“脱胎换骨”。从断料、设计、开料开始,再到劈篾、织底、扣筐、劈羌、刨角羌、撑条固定、凿眼、扎筐,最后再修饰打磨,薛其华都能独立完成。他说,有人觉得这是体力活,但其实每一步都要胆大心细,不然做出来的东西可能造型不流畅、不牢固,自己也可能弄伤手。

手斫传统古琴的工艺流程同样复杂。在嘉定区古琴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田雨看来,除了掌握槽腹、造型所需的木工技艺和擦漆技艺,好的斫琴师还应懂音律。“乐器为演奏而生。我们下的每一刀,都在改变着腔体厚薄和内部的空间大小,从而影响着琴的音域和音色。会弹琴了,我们才能第一时间感受震动和鸣响并作出调整,不然做出来的只是一个‘壳’,少了灵魂。”

此次展出的蕉叶琴和落霞式古琴,都是制作难度较高的制式,业内更有着“十蕉九废”的说法。这些制作难度高的琴,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是否越金贵越好?田雨给出了否定回答,他认为斫琴师不应该盲目追求高价原材料,好比一道佳肴的诞生除了食材本身好之外,更重要的是厨师如何根据食材选择最佳烹饪之法。“能找到一块没什么火气的老木头会很高兴,更期待的是我要怎样把它变成一把古琴,最终发出温和动人的琴声。”

投身非遗传承实践

对三位非遗传承人来说,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从艺术欣赏角度认识非遗、热爱非遗,是参展的意义所在。事实上,他们三位不约而同地投身于各类非遗传承和美育实践活动。

退而不休的薛其华在众芳社区居委的支持下成立了马陆篾竹编织工作室,9年来持续在社区开展篾竹兴趣班。来参加的年轻人和孩子不少,为避免制作过程中伤到参与者的手,薛老特地省去了开料、劈篾等颇有难度的步骤,用采购来的竹条给大家上入门课。为了让人们保持兴趣,不产生畏难情绪,教的内容也要花心思,比如元宵佳节将至就教应景的手扎兔子灯。

近年来上海古琴“圈子”规模越来越大,让田雨很欣慰。

2016年6月,古琴制作入选嘉定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田雨说,如今的上海,热衷制作古琴或是收藏古琴、演奏古琴的人数已经破万。他在江桥设立的静朴坊,包含了斫琴工坊、古琴教室,给古琴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穿越时空体验名士风流”的机会。《秋风词》《良宵引》《梅花三弄》……每当看到孩子们身着汉服挺直腰板演奏曲子的认真劲儿,田雨都觉得,一定要守护好这方只属于古琴的空间。

求学时期,阿紫吃过不少闭门羹,成为老师后,她暗下决心要做手艺人,也做守艺人。“守护非遗技艺,不是把自己的本事藏着掖着,而是让非遗不再高冷,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仅2023年,阿紫就参加了90场非遗展示活动,走进38所学校,上了52次非遗在校园的课程,讲了101场非遗传承人课程。从2016年创业至今,在她的带领下体验苏绣的人数已多达3万余人。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欣蕊

古琴文化苏绣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