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月车市同比降12%,自主品牌零售份额突破61%

2025年02月13日 14:40:19 澎湃新闻

2025年2月11日,乘联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

乘联会分析,这主要是2025年春节较早,导致1月工作日减少,以及“双新”政策效果尚未显现等多重因素叠加所致。

2025年1月3日,重庆两江新区长安汽车二工厂焊接车间,工人正在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1月批发份额突破68%,零售份额突破61%,较去年又分别增长8个和6个百分点。而1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9万辆,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30%。1月豪华车零售21万辆,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28%。

自主强主要原因是其新能源车强。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1.5%,较去年同期渗透率提升9个百分点。1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60.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0%;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

分厂商来看,比亚迪1月销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比亚迪共销售300538辆,同比增长49.16%,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96446辆,同比增长47.5%。近日的一场全民智驾发布会,预示比亚迪将用新的姿势掀起又一轮内卷狂潮。

吉利汽车1月销量达到266737辆,环比增长约27%,同比增长约25%,再创当月销量历史新高,国内销量超越了比亚迪。吉利品牌1月销量224718辆,同比增长超30%。其中,吉利银河系列成为增长主力,1月销量达到93545辆。

奇瑞集团整体销售汽车224323辆,同比增长10.3%,连续六个月单月销售突破20万辆。奇瑞汽车的热销车型包括捷途纵横系列与智界品牌等。奇瑞集团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稳健表现以及不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

长城汽车1月销量为80933辆,同比下跌22.2%。其中,哈弗品牌1月销量4.86万辆,同比下滑17.84%;坦克品牌销量1.28万辆,同比下滑35.99%;长城皮卡销量1.23万辆,同比下滑20.33%;WEY品牌销量5007辆,同比增长49.42%;欧拉销量2193辆,同比下滑63.46%。

整体上看,长城五大品牌中,仅有WEY品牌和海外市场出现同比增长。同比下滑最严重的品牌欧拉,其月销量只有2193辆,同比下滑63%。

目前长城旗下的坦克300、哈弗大狗等方盒子车型成为长城汽车的销量主力,当月销量为3.5万辆。

1月份,长安汽车整体销量达到275700辆,其中新能源销量为67487辆,同比增长26.8%;海外销量也达到了62016辆,同比增长10%。长安品牌1月销量达到145551辆;长安启源品牌销量稳步上升,1月售出10816辆,累计销量已突破19万辆。长安凯程、深蓝汽车和阿维塔品牌也均有亮眼表现,销量分别为26491辆、24575辆和8826辆,其中深蓝汽车和阿维塔品牌同比增长34%和25%。

合资品牌方面,一汽-大众以13.7万辆的销量勉强维持合资阵营首位,但同比下滑超20%。主力燃油车型速腾、迈腾受自主品牌插混车型挤压明显,而新能源产品线仅靠ID.4 CROZZ支撑,1月销量不足5000辆,转型乏力导致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日系品牌集体遇冷,丰田、本田、日产零售份额均同比下滑。以广汽丰田为例,其新能源车1月批发量仅37辆。

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头部车企凭借自身优势实现了逆势增长,而部分车企则因竞争力不足等原因销量出现下滑。自主品牌通过技术迭代和全球化布局对冲国内市场压力,而合资与豪华品牌受制于燃油车依赖度过高和电动化投入不足,短期内难以扭转颓势。

乘联会分析称,价格战在2023年最为激烈,2024年则开始早、力度大、持续时间长,而今年车企参与价格战的实力已有减弱趋势,但上游高利润突出,2025年仍有价格战的持续潜力。


责任编辑:张阿嫱

汽车市场汽车产业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