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遂大高速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部完工

2025年04月23日 14:56:10 中国交通报宁儒

4月18日,江西省重点工程遂(川)大(余)高速公路上犹江特大桥左幅浇筑合龙,标志着该项目“四隧九桥”控制性工程全部完工,为今年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

遂大高速全长127公里,串联遂川、大余等地,途经上犹、崇义,跨越赣江源头、阳明湖等自然保护区。作为高难度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典型代表,遂大高速创下江西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多项之最:全省桥隧比最高达56%、全省最高单公里造价达1.93亿元、上犹江特大桥主墩柱为全省最高墩,达126米。全线共有五指峰、红星等4座特长隧道,上犹江、山南高架桥等9座特大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

遂大高速全线40米以上的薄壁墩多达525根,其中上犹江特大桥7号墩高达126米,为全省最高。

上犹江特大桥在建设过程中采用箱室智能液压自爬模工艺,多点全息监控,墩柱直线误差被精确控制在0.2‰以内。全线桥梁薄壁墩引进智能液压塔式顶升模、液压爬模等工艺,让桥墩模板“自动升高”。

上犹江特大桥7号承台浇筑完成,总浇筑混凝土达1737.45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如何控温?如何降温?遂大高速特意邀请湖南科技大学组建课题组进行攻关,两项新工艺发挥了作用。一是采用中低热水泥,掺入粉煤灰以及粒化高炉矿渣粉、高效缓凝型减水剂等优化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二是在承台内安置保温智能温控系统,利用数智化手段实时监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并在承台内布设了8路水冷回路系统,确保混凝土浇筑温度、内部温度、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均处于规范范围内,避免因温度应力出现裂缝。

公路建设项目大多使用30—40米预制T梁,每片大概重135吨。而遂大高速有365片长50米的预制T梁,每片重量达180吨。50米长的T梁吊装作业,T梁极重、体积庞大、横向稳定性差,吊装难度大。因此,C1标采用了240吨自平衡架桥机。自平衡架桥机借助传感器控制自身重心的平衡,不会出现普通架桥机容易出现的抖动、翻车等风险,安全系数更高。同时,采用电子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工作条件进行智能调整和优化,相对普通架桥机而言更加简单。

C1标在T梁架设前,会对支座垫石进行复核,并利用全站仪进行放点,保证支座安装以及落梁位置满足设计要求。

遂大高速全线127公里,隧道却有16座,总长29公里,作为江西省山区隧道施工示范项目,全线16座隧道实现了“零”开挖进洞、“零”塌方施工、“零”安全事故,实现了当初提出的“不为塌方买单”的目标,实现“隧隧”平安。

牛拦岗全长723米的隧道就像一座鲜活的“地质博物馆”,开挖过程中,强风化花岗岩携带泥沙与孤石易形成突水涌泥,让建设者头疼不已。

在隧道施工中摸爬滚打14年的项目经理陈峻,在例行检查时发现拱顶围岩的软化、塌落,以及超前泄水孔的泥水混杂等问题。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项目团队暂停掘进、封堵涌泥,稳固掌子面,每一步都精准而迅速。经过多次专家讨论与现场踏勘,一套处置方案很快被拿了出来——超前泄水、注浆加固、管棚支护……经过15个日夜的奋战,隧道终于成功穿越特殊地段。

西峰隧道面临着在距离出口仅150米处,要穿越繁忙的220国道,埋深仅25米的浅埋路段。为此,项目修建了一条长达125米的临时通道,将国道上的车流引向一旁,为隧道的施工争取到了宝贵的空间。

西峰隧道与220国道的“亲密接触”即将上演的那天,项目团队在早上6点便忙碌起来,设置安全警示,对接相关交通运输部门,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2023年12月,西峰隧道迎来了贯通前的最后冲刺。从控制爆破的精准度,到初支施工的牢固性;从防水板的精心挂设,到分仓浇筑的严谨操作;再到带模注浆的细致入微,以及混凝土养护的周到考虑……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建设者的心血与智慧。

项目邀请上海同济大学朱合华团队利用5G数字化技术,为相隔千里的阳明山隧道地质进行“把脉会诊”。在隧道关键部位安装沉降、位移、受力等传感器采集数据,能够实现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对隧道进行监测,高效安全地分析隧道掘进的情况。

该项目今年即将建成通车,通车后将打通赣西南高速公路大通道,促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阿嫱

高速交通建设遂大高速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