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公司出现“被强制执行信息”、门店关门等情形时,往往已经进入“暴雷”时刻,此时进行相应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往往为时已晚。
那么,如何通过一些公开的合法途径,判断一家公司倒闭/跑路的可能性较大呢?
6项指标预警
1. 延迟发工资奖金:公司频繁以各种理由延迟支付员工工资和奖金,表明其现金流可能出现问题。
2. 延迟对供应商的付款:拖欠供应商货款,甚至出现多次延期付款的情况。
3. 各种途径寻求借款:特别是短期借款,表明公司资金链紧张。
4. 不合理的价格出售核心资产:公司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核心资产,可能是为了快速筹集资金。
5. 不符合常理的低价促销、充值优惠:公司推出大幅度的促销活动或充值优惠,可能是为了快速回笼资金。
6. 向员工/高管借款:公司开始向员工或高管借款,或通过变相借款的方式筹集资金。
企业暴雷,消费者、投资者、合作伙伴应该如何提前感知相关风险呢?
当下,企业查询工具成为必备,通过企查查等第三方平台,可以实时监控企业动态,发现异常及时预警,避免陷入类似的困境。
进入企查查官网主页qcc.com或APP,输入想要查询的企业名称, 进入主页,通过企业「基本信息」维度。即可分析查看到:
1.注册地址是否频繁变更?
风险:证明企业的驻地并不稳定,这是皮包公司和处于业务变动期的企业比较常见的动向。
2.企业注册信息中是否频繁发生减资情况?
风险:有极大的可能存在股东或母公司抽离资本出逃的风险
3.股东是否频繁变更?法人股东变更为自然人股东?
风险:企业极有可能经营出现问题。
4.企业经营范围是否发生变更?
风险:去除部分业务,而企业仍在实际从事该业务,则应该考虑其存在非法经营的风险。
5.企业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风险:如果企业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则意味着该企业极有可能存在无力偿还或无心偿还欠款的行为,有十分明确的信用风险。
除了企业的基础风险,企查查——深度风险分析,能够为你整理一份企业「风险情报」的全攻略,手把手教你通过企查查为企业「隔空把脉」,快速识别皮包公司、庞氏骗局,并在后续合作中随时把握目标企业动向。
深度风险整合:一览企业整体风险状况
【深度风险】分析维度,基于企查查大数据库,通过关联模型,能够提供更多关联线索,例如
限制高消费:提取出关联被限制高消费的企业实控人、申请人、同案被限制高消费对象
失信被执行人:提取出同案失信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提取出同案被执行人
用户无需查阅多个网站,进行企业信息收集,便能关注企业的司法风险、监管风险、经营风险等信息,对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分析,提前预知风险,快速反应,减少损失。
辨别:风险信息中角色分析
在司法风险、监管风险与经营风险中,除了能看到各维度风险汇总数,还能针对不同维度的对象(企业/人员)进行分析:
破产重整:辨别企业是被申请破产还是自行申请破产
企业涉及的裁判文书、立案信息、开庭公告:辨别企业是“公诉人/原告/上诉人/申请人”还是“被告人/被告/被上诉人/被申请人”
股权冻结:辨别企业是“被执行人”还是“冻结股权标的企业”
股权出质:辨别企业是“出质人”、“质权人”还是“出质股权标的企业”
.....
帮助用户在面对错综复杂的风险信息时,无需层层穿透,即可进行风险身份的分析,直观查看分析结果,高效省力。
例如:当查询企业存在大量被执行人信息与买卖合同纠纷(尤其是作为被告方)时,意味着该企业可能习惯性违约,或存在较大的资金链风险甚至濒临破产。
提醒:重要风险维度数据呈现
在风险概览界面,可以直观看到该企业所涉及到的风险数据总量及金额数目:
被执行人:执行标的总金额
终本案件:执行标的总金额、未履行总金额、未履行比例
裁判文书:案件总金额
....
用数据说话,为用户分析提供参考,帮助用户进行各维度风险收集、隐形风险挖掘等环节,是中小企业用户打破数据不对称强有力的利器。
例如:当一家企业存在较多的债务纠纷,很有可能企业已经自身难保了,这时候可要擦亮双眼。
未知就是风险,而没有风险意识,是最大的风险。
大到企业间的跨国合作,小到个人求职、理财投资,防止对方公司有暴雷风险,就需要提前查清对方底细,方能知己知彼,避免陷入风险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