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东挺好”
八月,在东莞做外贸生意的阿达弥尔要忙一个大项目:为巴西利亚筹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他是项目牵线人,找了中国团队来设计和承建,项目已签约。
20年前来中国做外贸,他选择东莞,“世界工厂”有他想要的一切。从最早的衣服鞋袜、手机壳,到如今的智能设备、新材料……经他手源源不断走向万里之遥,“中国制造”助他实现了财富自由。近年来,他协助多家莞企进军拉美市场,生意更是蒸蒸日上。
现在,阿达弥尔扎根东莞,年贸易金额达到数千万美元,娶了一位湘妹子,儿女双全,可谓“人生赢家”。
“跟丢”美国客户,转而被“中国制造”折服
2005年的一天,在巴西做进口鞋销售的阿达弥尔从老板处听闻一个消息:一位重要的美国客户马上要转向中国下订单了。阿达弥尔心感不妙,因为公司的产品线缺了中国产品。为了保住大单,他急匆匆带上公司最新款的鞋子坐飞机直飞美国。
在客户的办公室里,他把带来的进口鞋一顿猛夸,话音刚落,对方转身到抽屉里拿出另一双鞋摆在他面前,笑眯眯反问道:“这是一双中国鞋,同样的价格,你看看质量如何?”阿达弥尔拿着鞋端详半天,发现无论做工还是用料均更胜一筹,于是哑口无言。
这份订单自然是没保住,但塞翁失马,他也打开了见识“中国制造”的新世界大门。当时的他低头一看,才看到手中用来签合同的钢笔也是中国牌子。他猛然察觉,不但美国人爱用中国货,就连拉美市场也早已对之如饥似渴,他懊恼自己的后知后觉。
在“世界工厂”做外贸,从“打工人”成老板
很快,阿达弥尔来到中国广东,先是进了佛山一家外贸公司,不久后搬到了东莞。在“世界工厂”做外贸业务,他感觉自己简直是如鱼得水,虎门镇的服装、长安镇的电子产品、寮步镇的电脑部件、茶山镇的食品调味料……几乎每一款产品都在拉美市场大受欢迎。在他眼中,东莞上下游产业链完备,行业响应迅速,产品质优价美,与飞速壮大的拉美市场非常匹配。
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早些年,智能手机刚在巴西普及,当地对手机壳需求量激增,他想找一款合适的产品。他在东莞看了无数样品:超薄的、防摔的、镶“钻”的、卡通印花的……虽然选择很多,总觉得缺乏一个卖点。某天一次聚会,他无意中发现一位朋友的手机壳很特别——带着一个支架可以在桌面立起来,顿时脑海闪过一个念头:巴西的年轻人喜欢户外聚会、沙滩活动,带支架功能的手机壳可以解放双手,一定很受欢迎。于是,他通过朋友找到位于茶山镇的一家手机配件厂,最后顺利把这款带支架的手机壳卖到了巴西,果不其然,产品一落地就“卖爆了”。阿达弥尔觉得,东莞产品不仅有质量更有创意,所以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这些年来,阿达弥尔从普通业务员做到了公司高层,年薪超过两百万元。2019年,他跳出舒适区,辞工与妻子共同创业,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完成了从“打工人”到老板的华丽转身。他的生意起步很快,去年贸易货值已达3000万美元。
信任“中国制造”,为巴西引进发电厂
八月,阿达弥尔将要创造一个新纪录:为巴西筹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这将是他引进拉美市场的最大一件“中国制造”产品。
事情要从去年广交会说起。为了拓展客源,阿达弥尔去年首次参加广交会,没想到获得的首单就是大单。一名巴西商界人士主动找到他,问:“我们想在巴西利亚建个发电厂,你能不能对接一下中国的设计团队?”原来,经客户们口口相传,巴西当地人都知道东莞有一位号称“连一根针都能找到不同型号”的采购商。
阿达弥尔与妻子立即“做功课”。他们一起拜访了东莞许多发电厂,白天看现场,晚上查资料,笔记做了一摞。经过研究,他们认为做垃圾焚烧发电厂比较适配巴西当地实际情况,客户们也认可了这一点。其后,夫妻俩在全国范围内找设计院,最终在广州找到了一家国内知名工业设计机构来做设计与承建。阿达弥尔说,规划中的发电厂从设计到设备,完全“中国制造”,而巴西客户对此全然满意。他马上要开始在巴西利亚和广州“两头飞”,带团队做先期勘测。
贸易风波后,助力莞企进军拉美市场
最近,阿达弥尔忙的另一件事就是帮莞企进军拉美市场,近年来,很多企业加紧了出海布局,这为他的外贸生意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利好。阿达弥尔回忆,今年4月以来,有这样需求的客户络绎不绝,除了珠三角企业外,来自宁波的企业也有六七家。
阿达弥尔举例说,他与东莞一家手机配件生产商合作,顺利在巴西注册了产品商标并开始销售,其最贵一款产品卖到数十美元的单价仍供不应求。阿达弥尔说,巴西人口基数大且年轻化,“年轻人”市场大有可为,这与东莞制造业的天然属性吻合,东莞的电子产品、玩具的销量会越来越大。
他的业务范围也因此而拓展。如今,他为东莞企业提供从海运、装配、仓储到巴西当地线上线下销售的一揽子服务,来自“世界工厂”的电子产品、新能源电池、智能设备、潮玩产品等源源不断输入拉美市场,生意蒸蒸日上。
娶了湘妹子,儿女爱吃巴西烤肉与湘菜
在广东生活了20年,阿达弥尔已把他乡作故乡。他在东莞成家立业,妻子李金玉是位湘妹子,十多年前初识,李金玉对阿达弥尔第一印象是:这老外怎么只顾着吃饭?那是“十一”长假期间,一位闺蜜邀她去惠州玩,顺便叫上了同事阿达弥尔。
李金玉能说一口标准的伦敦腔英语,没有语言障碍,可是一路上阿达弥尔却很少跟她搭话。到了饭点,李金玉好奇地看到,这个巴西老外对着烧鸡一顿猛啃。后来,李金玉才终于明白,阿达弥尔狂啃烧鸡是因为紧张,紧张来自喜欢,他对自己一见钟情。
两人此后频频见面,很快坠入爱河。李金玉爱他的温柔、风趣和责任感,阿达弥尔爱她的聪慧、直爽与细腻。两人终于喜结连理,育有一对子女,孩子们入的是中国国籍。如今,夫妻俩共同打理生意,成了东莞外贸圈子里人人称羡的一对。闲暇时,家里常做中巴合璧的大餐,李金玉做湘菜,阿达弥尔做巴西烤肉,孩子们都很爱吃。
此情此景,像极了阿达弥尔的人生写照:将万里商路走成回家的路,以“中国制造”联结大洋两端的烟火,让生活更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