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徽山皖水有清音

​——“安徽文化艺术大观”展开展

2025年08月20日 17:18:16 中国文化报王伟杰

日前,“山水有清音——安徽文化艺术大观”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展。展览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与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山西博物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蚌埠市博物馆等联合推出。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卞坚表示,本次展览以文物和历史视角展现了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及黄梅戏文化,阐释安徽独特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多样性。

展览主要分为“水”“山”“形势”“人文”4个板块。第一部分“水”展示了凌家滩、薛家岗、磨盘山、双墩、禹会等安徽史前重要遗址出土的文物,探究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对安徽文化底色的构建。第二部分“山”,呈现了安徽名山对东方美学范式形成的影响,重点突出黄山对千百年来中国文化艺术进程的塑造作用。第三部分是“形势”,通过商周青铜器、唐宋大运河瓷器等展示,突出安徽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第四部分是“人文”,展示了黄梅戏、徽州三雕等,呈现在安徽大地上的美好生活方式。

本次展览汇聚近400件珍贵文物与艺术作品,涵盖青铜器、瓷器、石雕、刻本、戏服、面具等类别,其中包括凌家滩、磨盘山、双墩等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遗址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如中国最早免税通关凭证鄂君启金节、被称为“古代WiFi”的西周云纹五柱器、工艺媲美曾侯乙尊盘的春秋镂空龙耳铜罍、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春树奇峰》等,彰显了安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创新精神。

“展览探讨了自然山水与人文创造之间的关联,因此在主题设置和展品选取上不求大而全,而是聚焦在源起安徽但影响超出省域的文化艺术现象,以阐释安徽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所在,并建立往昔与当下及未来的链接。”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主任耿朔说,他希望观众能感受到展览传递的温度和情感,从展览中观照个人精神世界。

对安徽文化艺术进行梳理的同时,策展团队巧妙运用现代展陈理念与科技手段,用声音、影像、多媒体等多元方式,打造徽派美学场景,营造多维沉浸式体验空间,让观众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营造明代徽州园林的秀美典雅氛围,在《环翠堂园景图》的设计中,策展团队精心制作了数字版图像。“科技的运用并非仅仅追求美学效果,而是为了确保氛围与主题契合。我们希望突出明代徽州的生活情趣,让整个展厅的体验更加流畅、自然。”耿朔说。

“展览中的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个故事,讲述着安徽的过去和现在。”观众赵先生说,他特别喜欢“人文”板块,那里不仅有精美的徽州三雕和文房四宝,还有关于黄梅戏的介绍,充分展现了安徽非遗的传承发展。

本次展览还以人性化的视角,在布局上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将安徽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等元素有机融合。在视觉设计上运用当代艺术手法,将绘画、摄影、油画、版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展示了安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同时,还运用了装置艺术展示文化的延续性和创新性,使整个展览空间充满现代感。

展览的尾声通过呈现安徽地域文化折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我们一直在努力让文化艺术走进当下的生活。”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刘震子说,当观众漫步在展厅里,与这些展品相遇时,一定会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所打动,也会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未来发展有新的体会。

展出的展品


责任编辑:张阿嫱

人文艺术文化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徽山皖水有清音

中国文化报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