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提供重要实证——

追溯南岛语族的“风之路”

2023年11月30日 11:42:36 光明日报李韵 王笑妃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国家文物局供图

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等4项考古项目取得的重要进展。

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纳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研究为核心,积极探寻南岛语族起源的线索,意在以面向海洋的视野,揭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的宏大进程及其对周边地区的深远影响。

南岛语族起源之谜的线索

南岛语族是指使用南岛语的人群,是现今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海洋族群。南岛语系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语系之一,包含1200余种语言。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南岛语系语言的人口多达4亿,分布范围北起中国台湾、美国夏威夷,南抵新西兰,西到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东至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

在如此广袤的地域范围内,为何不同人群有着相似的语言?他们从哪里来,又如何扩散到大洋深处?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问题一直是国际学界的研究热点。

有学者以“风之路”生动形象地描述南岛语族人群扩散的旅途。目前国际上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大约6000年至5000年前,南岛语族的祖先人群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扩散至台湾,于距今4200年左右抵达菲律宾。距今3000年左右,这批人群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继续往南太平洋各大群岛扩散,一支向西扩散至马达加斯加岛再向南太平洋与印度洋扩散。在距今1000年左右,最终经波利尼西亚中部和东部岛屿到达新西兰。

学界有观点将台湾距今约6000年至4500年的大坌坑文化视为目前台湾南岛语族最早的祖先文化,大坌坑文化的居民被认为是目前广泛居住于太平洋的南岛民族的祖先。考古学者张光直提出,大坌坑文化的源头在大陆沿海。

考古研究表明,台湾的大坌坑文化的确与福建沿海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二者的年代有很多重合之处。在距今6000年至4300年前后,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和人群移动相当频繁。大陆、台湾和海外学者合作进行的植物考古研究发现,水稻和粟在距今4800年至4600年期间传入台湾,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扩散提供了新的确凿证据。近几年在福建沿海地区的考古发现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更是将南岛语族的早期源头直接指向了福建沿海地区。

“如果能够建立南太平洋及沿海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那么在这个时空框架内,南岛语族人群的起源、迁徙和扩散的路径将不言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振宇表示。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考古学研究”项目启动后,已系统发掘了浙江井头山遗址,福建平潭西营、壳丘头、东花丘和龟山遗址,以及海南湾仔头和内角等遗址,初步构建了东南沿海与岛屿地区距今约8300年至3000年的时空框架和社会结构。这些都为南岛语族起源之谜提供了线索。

南岛语族祖先人群的生活图景

通过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等考古项目的最新进展,可以窥见南岛语族祖先人群的样貌:

距今约7000年,他们的生活区域不大,以小型聚落为主;距今6500年至5000年,聚落变大,出现居住区、餐食加工区、手工业区、垃圾倾倒区等功能分区;距今4000年至3200年,聚落规模继续扩大,功能分区更加明确,还出现了仪式性的公共活动空间。

他们注重农业。考古表明,7000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或存在持续性农业发展。出土陶片上稻谷及粟等农作物的印痕,以及稻谷、黍、粟、豆类等农作物的种子和果实的植物残留物等暗示,距今7000年时,在以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农业已经存在并且持续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戴向明表示:“这里的环境似乎不太适合农业发展。因此,这些农作物是与内陆交流得来的,还是自身种植的,是下一步要探究的问题。”

从考古遗址出土的贝壳及哺乳动物骨骼等可见,南岛语族早期人群既拥有丰富的陆生动物和植物资源,也掌握丰富的海洋性生物资源。“这反映出南岛语族祖先人群多样化的生计模式,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特征。这种特点贯穿7000年以来的各个时期。”周振宇介绍。南岛语族祖先人群“海陆兼备”的特征符合南岛语族起源于大陆并向海洋扩散的逻辑特征,为探索南岛语族向外扩散的路径提供了更广的研究视野。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结果同样证明了南岛语族祖先人群的大陆来源。

距今4700年至3550年的福建平潭龟山遗址发掘揭露出以大型台基和密集陶片组成的仪式性活动空间。“虽然具体的仪式行为我们还无法判断,但很有可能是与当时沿海居民频繁的出海活动祭祀相关。”周振宇认为,这表明福建东南沿海海洋性社会持续发展,也很有可能持续参与了南岛语族的扩散。

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要实证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是否可能有多个源头、多种模式、多条路径?周振宇表示:“通过一系列工作,我们认为,南岛语族的起源应该是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广阔的史前海洋文明之中。至于它是否有可能存在着多个源头、多条路径,这是我们项目接下来探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介绍,浙江、珠三角地区及海南也可能在南岛语人群的起源与扩散中扮演重要角色。被认为是南岛语族人群重要源头的河姆渡文化已经广泛占据沿海岛屿,并深入浙南沿海;良渚文化人群同样占据海岛,是海洋性人群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距今约5000年至3000年的海南湾仔头和内角两处遗址,出土陶器的陶色与纹饰表现出同菲律宾迄今发现年代最早(距今约4200年至4000年)的陶器存在相似之处,这些为南岛语族人群多起点、多线扩散提供了新证据。

东南沿海地区的史前考古进展深化了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资源、史前农业文化向东南亚岛屿地区扩散历程的认识,为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线索,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要实证。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欣蕊

考古文物海洋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