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点“土”成金 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鳌头经验”

2024年12月19日 10:49:4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印发,对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是工业重镇、农业大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镇耕地、生态保护压力持续增大,空间发展受限,随着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优化“三生”空间成为绿色发展路上的迫切命题。

20241219_104437.jpeg

2021年,全国唯一的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广州唯一镇域试点相继在从化和鳌头落地,以此为契机,鳌头镇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万亩良田和田园综合体2个国家级试点项目(涉及8条行政村约50平方公里),奋力破除空间碎片化、耕地非粮化、用地低效化等问题,逐步实现“良田成片、产业集聚、村庄集中、生态优美、生活富裕”目标,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鳌头经验”。

党建引领  以“组织力度”提升“建设速度”

在鳌头镇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基地里,棋格般的农田一块接一块绵延伸向远方,绿油油的水稻正在恣意生长,不时有白鹭在田间地头悠闲地踱着步子。这样的景象放在以前不可想象,土地碎片化严重,种植效益低,曾是这块土地的典型特征。

鳌头镇万亩良田示范项目的诞生,是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生动实践。增加耕地数量、释放发展空间、优化生态空间、提升乡村风貌……一直以来,广东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改革创新的综合试验场,实施集成式改革,实现多元化目标,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项目布点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鳌头镇按照这样的思路,建立起全区首个试点项目“大党委”,着力用党的“组织力度”提升项目工程“建设速度”。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创造性实现2个月完成7000亩土地流转任务,并实现当年招标、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当年申报,刷新项目建设“鳌头速度”。

针对项目涉及领域多、协调难度大的问题,组建由镇领导班子、包村干部、村干部、优秀党员组成的“片长-组长-格长-邻长”为骨架的“四级四长”网格责任区,联合工作专班实现项目清单管理、责任分片包干、信息即时共享、疑难联合处置。

镇、村干部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需求,工作专班借此优势与属地村民建立起“工作交心、日常谈心、生活关心”的互动机制,走家串户宣传试点政策,开诚布公洽谈土地流转、房屋租赁事宜,凝聚思想共识。率先推行“红黑榜”、“积分制”、“乡贤辅政”等机制,引导农村青年、妇女、“五老”等群体,广泛参与到矛盾纠纷调解、提供施工走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中,累计完成房屋租赁约8000平方米,实现2个月完成超过7000亩土地流转任务,并实现当年招标、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当年申报,刷新项目建设“鳌头速度”。

先行示范  以“良田成片”带动“共同富裕”

作为一个“拿得出、叫得响”的项目,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在“鳌头经验”的形成和推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项目建设范围涉及8个村和13公里河道,总面积约1.3万亩。针对该区域存在的“种植管理无序、防洪排涝不足、土壤质量下降、交通体系薄弱、人居环境不美”五类突出问题,鳌头镇因地制宜实施农田、河道、村庄三大整治工程,促进农田增量、粮食增产、生态增色、村庄增彩、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国际大都市近郊区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鳌头样板。

鳌头镇始终将提升耕地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全力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垦造水田和农田改造,新增水田面积1451亩,将零散耕地整合为适合机械化耕作的高标准农田,形成约7000亩连片“双高”水田,实现“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为确保农田长期高效利用,鳌头镇引入从化国企农投集团统一运营管理,配套建设产业融合数智中心,部署农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泵站远传智能控制、水量监测、农田水位监测。

鳌头镇把村集体和村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尺,想方设法实现联农助农,促进共同富裕。摸排旧厂房、废弃宅基地等零散用地,通过拆旧复垦等方式进行空间腾挪,调整建设用地布局,以点状供地等途径保障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用地。在此基础上,利用越秀集团等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国企+村公司+合作社+手艺人+社会投资者”模式,开设以鳌头本地特色农产品为原材料的4间“前店后厂”,引导村民在“家门口”就业,2023年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分别增长20%、33%。

系统推进  以“三全”思路促成“五大”成效

鳌头镇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不仅有万亩良田示范项目这样的“点”,更有“三全、四类、五效”的整体思路,点面结合、协同推进,让“鳌头经验”的根扎得更深、枝叶生长得更加繁茂。

从整治思路上看,鳌头镇坚持做到“三全”——建立党委统筹、书记挂帅、部门协同、专班推进的“区-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全区域一盘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整治修复,统筹耕地保护、城市更新、水系连通、碳汇林建设、鱼道工程、美丽乡村等多项工作内容,画好“全要素一张图”;整合“农、林、水、路、村”等专项财政资金,算好“全周期一本账”。

有了“三全”整治思路作指导,鳌头镇根据全区“一带四区”空间布局特点,在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产业集聚区上,提出因地制宜差异化整治模式。例如,在农业空间采取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统筹推进补充耕地、垦造水田、地力提升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农文研旅深度融合产业体系,促进现代都市与乡野田园价值双向流动;在城镇空间采取老城市新活力模式,通过城市更新、低效用地盘活利用、老旧小区微改造等措施,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推动圩镇综合功能升级,发挥联城带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20241219_104450.png

鳌头镇充分衔接区级方案,整合全域人力、资源、资金,通过源头修复与生态价值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老城市新活力、协同创新与产城融合“四类”模式,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4项工程,奋力形成“增田、添绿、节地、兴村、共富”五大示范成效。(通讯员:冷辉星、梁思韵、陈翔)


责任编辑:乔妙妙

土地综合整治三农农村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