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湖北为科创高地建设提供硬核支撑

2025年07月21日 10:15:46 人民日报禹伟良 强郁文

黑磷,一种高稳定性高附加值新材料,已在湖北三峡实验室小规模量产,应用前景广阔。

湖北三峡实验室位于宜昌市猇亭区,是已建成的10家湖北实验室之一,由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共同组建。立足企业需求做研究,成果在企业就地转化。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要求湖北“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干字当头,湖北充分发挥科教人才富集、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等优势,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做强高能级科创平台。

在华中科技大学,整体充退磁新技术让26兆瓦风力发电机实现原位退磁与退磁后的再饱和充磁。“传统的加热退磁技术,要把一两百吨重的电机转子加热至300摄氏度并保温12小时,能耗大、报废率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主任李亮介绍,“新技术充退磁效率大幅提升,能耗大幅降低。”

这一技术突破,离不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4000平方米的设备间内,线圈、电路、仪器密布。放电瞬间,可形成最高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200万倍的强磁场。它已吸引国内外130多个科研院所的顶尖科学家前来“追磁”,助力开展2000多项基础前沿研究。眼下,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正加快优化提升。

锚定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目标,湖北加力推动“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25家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力量矩阵提质增效。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推进高效率科研攻关。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进行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量产前的测试。

“这款车规级高性能智能驾驶芯片,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芯擎科技首席执行官汪凯介绍。

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每年产出6项以上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突破1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形成20项以上标志性产品……自2024年起,湖北着力推进全链条攻关,推动硅光集成晶圆、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等取得突破。

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高质量成果转化。

机器轰鸣,产出的黑色粉末状物质被迅速封装……武汉启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新产品成功量产。

去年,启钠公司在重要材料配方上遇到瓶颈,试着在科创供应链平台上发布技术需求。随即,大模型智能匹配,4支科研团队主动对接。“方便、高效、管用!”启钠公司副总经理李永仑说。

湖北着力推进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探索创新投入风险共担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迈向市场化。建成以来,科创供应链平台已入驻企业超7万家。

“企业线上找技术,就像网购一样方便。”湖北科创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建青说,“以‘用’为导向,以产业端拉动供给端。”

建好用好科创供应链平台,做强概念验证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等,湖北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2024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500亿元,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67%。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湖北将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全力打造人才、策源、产业、生态四个高地,形成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硬核支撑。”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1日 01 版)


责任编辑:越玥

科技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多彩中国

央视新闻

精准服务,用好“赋能之手”

人民网-人民日报

军民同心筑梦 续写双拥新篇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