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全面锻造高素质工人队伍 践行“两山”理念 勇当“双碳”先锋

2022年07月06日 14:48:28 宋鑫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节能)是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拥有700余家下属单位,在岗职工近5万名,业务分布在国内各省市及境外11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中国节能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简称产改)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国资委党委的关心指导下,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升、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全面打造高素质节能环保产业大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2021年,中国节能各主业板块规模与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一季度,中国节能努力克服疫情及外部不利影响,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净利润同比增长17.8%,减排降碳、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节能荣获2022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一、抓实思想领航工程,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魂

提高政治站位,构建产改新格局。中国节能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重要论述,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治国理政的根基、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产改的重大意义,分析集团职工队伍的现状及差距,围绕造就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的新格局,相继出台了《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职工队伍技能提升方案》《技能人才培养规划》《职工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技能大师工作室和职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评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明确职工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理念思路、方法路径和评价考核标准,层层压实责任,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image.png

把“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作为思想领航的首要任务。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建设党建园地、开展党史教育、系统培训、举办大讲堂、多媒体宣传、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多种方式,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班子、进车间、进项目、进班组,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增强笃信新思想、践行新理念、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自觉性,紧扣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谋划好、落实好企业“十四五”战略的目标任务,坚定不移把“两山”理念转化为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传承红色基因、奋楫绿色发展、共创金色未来。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中国节能现有党委40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450个,党员近8000名,占职工总数的16%。集团党委针对项目分散、党员数量少的特点,积极探索分区划片、就近编入、区域联合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党建的优势,支部联一片,党员联身边,群众线上点单、干部线下服务,党建工作精准聚焦、精准发力、精细管理、精细服务,确保项目拓展到哪里,基层党建就延伸到哪里;扎实开展“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富有特色的创建活动,筑牢“红色堡垒”、打造“红色引擎”,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同心同向、同步发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抓实技能提素工程,建设职业培养、终身培训的新学堂

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产改核心任务。建立“党委领导、工会牵头、人力主抓、部门协同”的管理保障体系,在二级公司设置“技能提升行动工作组”,在三级公司设置“技能人才培养推进组”,把技能提升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内容,构建企业鼎力求才、职工发奋成才的新生态,促进职工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目前,中国节能有技术工人15742名,其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总计1492名,占技术工人总数的9.48%。

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按照“工会主抓、班组主训、职工主练”的思路,年年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创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跨专业跨工种学徒培养新模式,组织海渡学院APP在线学习、MSO网络大学培训、网上闯关大练兵、学习微信QQ群、精益班组论坛等线上线下技能提升活动,多渠道助推职工学知识、练技能、长本领。

组织竞赛激励技能人才成长。中国节能把开展技能竞赛作为培育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抓手,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多层级多类别的劳动技能竞赛,2020年积极申请、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节能环保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赛出了当代新鲁班、练就了节能大工匠,近几年共赛出5名全国技术能手、12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53名中国节能技术能手,为技能人才成长开辟了绿色通道,有力推动新时代节能环保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完善技能绩效双提升薪酬体系。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和薪酬结构精准施策,区别不同技能序列和岗位职级给予职工技能学习提升补助,对技能效能突出的“技术能手”“创新标兵”“首席技师”“技能大师”,给予高级职称津贴、高技能岗位津贴、高效能津贴,重奖重用,促进了全集团技能职工持证率不断提高。

image.png

三、抓实创新创效工程,搭建万众一心、创造奉献的大舞台

锚定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技项目。中国节能集聚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题难题,奋力组织科研技术攻关,2021年取得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城市矿产、高效光伏电池等行业的授权专利56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破解了一批西方在节能降耗、减污降碳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探索形成了山东临沂模式、湖北咸宁模式、“两园一链”、“空天地一体化”等一系列可复制推广、可有效解决地方环境问题的模式。

组建创新工作室开展课题攻关。坚持“一个劳模带动一个创新平台”,吸引更多优秀职工在工作室发光发热。目前集团共选树13名“中国节能劳动模范”,创建9个“中国节能劳模创新工作室”,申请专利100余项,直接创效7000余万元。

开展“五小”活动,全员岗位创新创效。从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入手,推动一线职工岗位经济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国产化率提升、原材料有效利用、新材料开发和生产设备设施改造,近两年评选表彰集团级“五小”项目122个,累计创造效益3.02亿元。

四、抓实维权赋能工程,打造当好主人翁、共创共享的同心圆

依法依规做好维权服务。中国节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主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职代会提案以及厂务公开、民主评价、民主对话的形式,组织发动职工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集团工会每两年开展一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评选,先后有9个单位获中国节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称号,下属湘潭中环水务荣获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推动班组规范化管理。企业任何一项生产任务和规章制度,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和岗位。中国节能把加强班组建设作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础性任务来抓,制定《班组建设指导意见》《班组建设五年规划》《班组建设示范基地标准》等制度,组织了12期基层班组长培训班,培训班组长近千名,不断提升班组长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连续10年召开班组建设工作会,评选表彰集团红旗班组144个、班组长标兵194人。

开展建家行动,实施暖心工程。中国节能领导班子扎实开展“面对面、心连心、实打实”活动,坚持到雪域高原、大漠戈壁、重大工程、抗疫一线等生活条件艰苦及工作任务重的基层单位送温暖和慰问职工。组织基层工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办好“职工之家”,当好职工的“娘家人”,精准帮扶困难职工,组织参加全总职工互助保险,为职工解决重大疾病、意外伤害、女职工大病等困难提供坚强保障。

image.png

五、抓实劳模示范工程,厚植胸怀中国梦、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

让劳模成为企业的精神坐标和价值引领。中国节能高度重视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关心劳模成长,把劳模作为企业的宝贵财富。成立评审委员会,每三年开展一次集团劳模评选表彰,面向基层一线,突出树立科技型、创新型、创效型劳模,扎实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树、学、用、奖等工作。近年来先后有8个集体23名个人荣获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企业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7名党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国资委表彰。公司上下利用事迹报告会、报纸、电视、网站媒体,广泛宣传劳模事迹、优秀品质和成长历程,引导广大职工认同劳模价值,崇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化感动为行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展劳动光荣、奋斗圆梦的主题文化活动。以“中国梦·劳动美·节能情”为主题,组织广大职工以征文、演讲、书画大赛、短视频、宣传片等形式,讴歌身边劳模先进、技术能手、好人好事;以“传红色基因、节能健儿奋楫争先,领绿色发展、环保职工勇立潮头”为主题,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职工田径运动会;以“扬家风、重传承、播爱心,做新时代节能环保新女性”为主题,组织女工风采短视频大赛、征文和摄影活动,激发爱党爱国爱企爱家的家国情怀和奋发向上的巾帼风采。

image.png

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一流的职工队伍就没有一流的企业。中国节能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产改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要抓手,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党建带工建,党建与工建同频共振,协调联动,组织和激励广大职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演主角”、“当主力”、“唱大戏”,践行“两山”理念、当好“双碳”先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天瑞

组织发展提升技能创新理念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