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

“校帮院”新模式在精准上做文章

2021年08月04日 17:25:49 中国教育报蒋夫尔



湖北援疆教师在指导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资料图片)

    “我们感谢湖北省开展的职教对口支援,因为有他们的助力和支持,学校发展才能不断迈上新台阶,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发展目标。”在谈到职教对口支援给学校发展带来的影响时,新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周学伟这样对记者说。更让周学伟感到高兴的是,湖北省在日前启动的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中,开启“校帮院”对口支援新模式,在“精准”支援上大做文章。

    对口支援带动跨越发展

    “没有武汉船舶职院祝福老师的引领和帮助,我不可能成长这么快,特别感谢他。”博职院机电学院青年教师吴志远说,短短3年他就成长为学院机电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

    2018年8月,祝福作为支教教师,从湖北来到博职院工作,在这里他建起祝福电气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把当地教师吸纳为成员,引领和带动青年教师们快速成长。

    原本援疆一年半的祝福,在完成任务后因学院教师们的热情挽留,他选择继续援疆。“除了教学之外,我把大量时间用在学院的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项目申报和师资培训上,尽全力帮助学院快速发展。”祝福说。

    吴志远的成长只是职教对口支援给博职院带来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2012年以来,湖北省对口支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选派了一批职业院校教师对口支援博职院。

    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员,博职院很年轻,2010年由7所职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当时学校发展面临多方面困难,特别是‘双师型’师资比较短缺。”博职院党委书记徐小林说,“湖北职教对口支援选派的教师缓解了我们师资不足的燃眉之急,他们把新理念、新方法带到学校,传帮带本地教师,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注入了新鲜血液。”

    2012年以来,湖北省对博职院的援助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资金支援94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人力支援,选派教师279人次,通过传帮带引领当地教师不断成长;三是联合办学,通过高职“1+2”“3+2”以及跨省单招等联合办学形式,帮助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能力。

    以“博州湖北职教园”为重点,鄂博共同建立了职教对口支援长效保障机制,创造了职教区域合作运行模式。由湖北省和博州两地教育部门、湖北省承担对口支持任务的高职院校、博职院共同组成的对口支援联席会议长效机制,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破解发展难题。

    2016年以来,湖北省教育厅协调湖北多所职业院校选派了8批121人次短期援博教师,实现每年在博职院支教的长短期援博教师稳定在30人左右。为切实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2016年至2020年间,博职院累计选派66名专业教师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湖北高职院校参加“高职骨干教师、中职骨干教师、中职转岗教师”培训班进修学习。徐小林说,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

    对口支援过程中,湖北和博州还创造了“3+2”中高职贯通模式。从2015年起,博职院连续3年与湖北省5所高职院校合作开展跨省区的8个专业“3+2”中高职贯通试点,联合培养学生于2018年起按期升入湖北高职院校学习,3年共计634名学生实现“读博州中职,上湖北高职”的目标。这一模式的成功试点,大大增强了博职院的吸引力。

    发展新阶段面临新挑战

    “在湖北高职院校帮助下,学校发展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周学伟说,“结合博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学校开设了护理、学前教育、电气自动化等34个中高职专业,在校生人数从最初的千余人达到5500余人。”

    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湖北职教对口支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博职院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时代发展,对口支援时间延长,援助方式和机制也一直在变化。”武汉职院援疆干部、博职院副校长陈其国说,“对口支援成绩虽然不少,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一直是我们关注和努力破解的重点。”

    “到目前,对口支援博职院,湖北省教育厅已经选派了8批教师。”湖北省教育厅援疆干部、博州教育局副局长吴险峰说,“以第八批为例,15位教师来自15所学校,好处是扩大了博职院与湖北学校交往交流范围,但也存在不足,就是对口支援所涉及的学校比较分散,责任难以‘锁定’,一些工作如何落实,可操作性较弱,对口支援效果难以实现最大化。”

    吴险峰认为,一所学校派一位教师,主要任务还是授课和传帮带当地教师,那么在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就会相对弱一些,难以形成“拳头”产品。还有一点,就是对口支援教师来自不同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存在差异,一旦任务结束换下一轮,新来的教师在理念和方法上又存在不同,在教学和管理上衔接起来就比较困难,而且延续性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对口支援无法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来支持博职院发展。

    “这些方面,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对口支援的效果和质量。”吴险峰说,“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博职院这些年的发展速度很快,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时候再像过去那样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学校当下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了。”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湖北省教育厅与博州相关部门和学校进行了深入探讨及协商,决定改变过去的对口支援模式,采用新办法,提高针对性,增强有效性,深化对口支援工作,开启新的职教对口支援模式,努力在“精准”对口支援上做文章。

    实施精准对口支援模式

    “对口支援博职院,既是任务,更是责任和使命。”吴险峰说,“如果把对口支援仅仅当作任务,那肯定做不到多好,只有当作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才会想办法把工作进行深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破解遇到的难题。”

    根据博职院的发展需求,以及从针对性和有效性出发,湖北省教育厅决定改变过去相对分散的对口支援模式,从湖北省职业院校中的“双高校”、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中选择9所高职院校,对口支援博职院的7个二级学院,实行“校帮院”一对一精准对口支援模式。

    “之所以选择这9所职业院校一对一或二对一对口支援博职院,是从学校办学特色的匹配度考虑的。”吴险峰说,“用湖北这9所职业院校最强的专业对应博职院相同专业的二级学院,匹配度和针对性大大增强了,一举改变了过去相对松散的对口支援模式。”

    过去对口支援选派教师涉及的湖北省职业院校有近40所,如今在学校数量上做了“减法”,但在匹配度上则大大提升,在对口支援学校选择上要求更高,真正做到了精准支援。吴险峰说,在此基础上,湖北省教育厅还协调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中医药大学与博职院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卫生健康学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进一步加大和增强对口支援力量。

    “如果说,过去的职教对口支援是1.0版本,那么如今的‘校帮院’就是2.0版本了。”周学伟说,“升级版的对口支援不仅更加精准,而且对口支援内涵也更加丰富,这样的对口支援就像紧握的拳头,打出去会形成冲击力。”

    记者在博职院采访时看到,这里每个二级学院的门口都挂了一个湖北对口支援学院分院的牌子。“新的对口支援模式启动后,对口支援学校就会把我们学校的二级学院当成他们自己的二级学院来办。”周学伟说,“对口支援院校将派出人才到这里担任院长和教研室负责人,同时根据教学和科研需要,常态化选派教师。这样一来,支援院校的责任更加明确、任务更加细化了,针对性也更强了。有理由相信,新的对口支援模式定将带领博职院迈上更高台阶。”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王碧洁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