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磅礴力量,实干铸就辉煌。3月24日,汉中市南郑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区影视文化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200余名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区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齐聚一堂,为南郑高质量建设“产业兴旺、科教领先、生态宜居、文明幸福”新南郑,争当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排头兵,认真履职,共绘奋斗蓝图。
春回大地,生机盎然。会场布置简洁、气氛庄严热烈。国徽在帷幕中央熠熠生辉,十面鲜艳的红旗分立两侧,全体与会人员精神饱满,整个会场洋溢着民主、求实、团结、奋进的气氛。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咏梅,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王志伟,区政协主席郑汉生,区委副书记陈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华、汪贵宝、程仲全,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何丽,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郭继翔、何祥滨、高元,市委严肃换届纪律督导组组长黎书荣,副组长杨小华、张小娟,督导组成员杨蕾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区委常委靳南、刘刚、杨一浩、秦东汉、李兴会、孙国强、王福君、王继成、王立、姜红波 ,区政府领导,区政协领导、区人武部、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汉中市公安局南郑分局、汉中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大河坎镇、陕南军休干部服务中心负责同志和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应到代表239人,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232人,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大会举行开幕式,马咏梅主持并宣布汉中市南郑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王志伟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分为2021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新一届政府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2022年工作安排、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四部分。
报告指出,2021年是南郑砥砺前行、负重奋进的一年。面对疫情反复、经济下行、雨情汛情等复杂局面,全区上下坚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进姿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加快融入中心城区”目标,勠力同心、克难奋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严峻考验中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成绩。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39.75亿元、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财政总收入45.6亿元、增长14.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增长15.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648元、13413元,增长7.8%、11%。
政府工作的重点和成效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加固,二是项目招商取得实效,三是产业支撑坚实有力,四是城市容貌展现新姿,五是生态质量稳定向好,六是乡村振兴接续推进,七是群众福祉更加殷实,八是政府效能持续提升。
报告指出,回望五年奋斗历程,既有跋涉的艰辛,更有收获的喜悦,全区上下凝心聚力、负重自强,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解决了一批难事急事、干成了一批大事实事,续写了南郑大地的光荣与梦想,展现了南郑儿女的使命与担当。这五年,我们砥砺前行,南郑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174亿元增长到239.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居全市前列。千年古县华丽转身、魅力新区强势崛起,南郑加快融入中心城区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我们感恩拼搏,南郑如期脱贫圆梦小康,全区11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8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兑现了小康路上一户不少、一人不落的庄严承诺。我们苦干实干,南郑城乡面貌加速蝶变。累计投资132.4亿元,建成城市道路35条,改造棚户区23个,8940户群众喜迁新居,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8.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到47.3%。我们悉心呵护,南郑山川大地焕发新颜,累计投入生态建设、保护治理资金5.09亿元,实施汉江综合整治、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34.2公里,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300天以上,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保卫战成效明显。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青山秀水已成为我们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用情用力,南郑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57.9亿元,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0%以上,各类社会保障持续提标扩面,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率连年提升。
王志伟说,五年来的扎实工作与丰硕成果,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南郑的落地生根,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航定向,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及各驻区单位的鼎力支持,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和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奋斗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报告提出,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接续奋斗、苦干实干,加快建设“产业兴旺、科教领先、生态宜居、文明幸福”新南郑,争当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排头兵。
报告强调,新一届政府要勇担历史使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抢占新风口、选准新赛道,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主城区”这个中心,坚决扛起主城区担当、干出主城区业绩,按照“绿色发展、产城融合、汉南一体”路径,以“六个统筹”为引领,推动空间体系、产业体系、交通体系、生态体系等全方位融入,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以一域之光为全域添彩。
要树牢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理念和项目为王筑牢发展支撑理念,主动对标“汉中十问”,准确把握“十对关系”,彻底打破阻碍发展的陈规陋习和思想积弊,坚持“项目为王、谋划为先、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的理念,抢抓机遇谋项目、聚焦聚力建项目,自觉当好人民满意的“城市管家”、项目建设的“施工队长”、亲商助企的“金牌店小二”,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突围而出、取得先机。
要以城市更新重塑空间格局,全面落实《加快融入中心城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工程,谋划推进国道345、跨江隧道等项目,全力做好城市道路、环境美化、文化彰显、功能配套等文章,塑造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城市形象,让城市更富魅力、更加宜居。
要以城市经济构建现代产业生态,准确把握“以产兴城、以城聚人”发展逻辑,协同推进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和城市功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夜间经济、赛事会展等新业态,积极培育研学旅居、文化康养等幸福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构建现代化城市产业体系。
要以城乡融合推动共同富裕,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完善城乡道路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增加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构建田园城市、活力集镇、美丽乡村和谐共生的大美格局。
要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对标提升、平台载体赋能创新、主导产业变革跃升、民生福祉提质增进四大行动。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新要素集聚区,生态宜居样板区,民生幸福先导区,社会治理示范区。
王志伟说,万物在竞相迸发中生生不息,事业在薪火相传中砥砺前行。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当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者、奔跑者、开拓者,努力在区域发展中拼出精气神、干出新业绩、闯出新天地,决不辜负58万南郑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报告提出了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农业总产值增长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10%;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报告明确今年下一阶段九个方面工作重点。一是坚持工业首位,加快动能转换,塑造实体经济新优势;二是坚持深度融入,优化空间格局,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三是坚持项目为王,扩大有效投资,锻造争先进位新引擎;四是坚持消费引领,丰富三产业态,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五是坚持三农为本,促进全面振兴,彰显美丽乡村新面貌;六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资源聚合,积蓄追赶超越新动能;七是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绿色增长,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八是坚持人民至上,办好民生实事,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九是坚持精细治理,筑牢平安基石,创造幸福和谐新生活。
报告指出,新一届政府将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忠诚之心,做笃信笃行的信仰者;永葆公正之心,做尊法守法的先行者;永葆进取之心,做敢闯敢拼的奋斗者;永葆敬畏之心,做清正清廉的示范者;永葆赶考之心,做唯干唯实的追梦者。以敢闯敢干的拼搏劲头、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把发展实绩写在南郑大地上。
王志伟最后说,拼搏才能不负韶华,奋斗方能开创未来。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凝心聚力抓落实、勇立潮头敢为先,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为58万南郑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
大会还书面听取了《汉中市南郑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汉中市南郑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区委工作部门、群团组织主要负责人、区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负责人,区政府工作部门和直属事业机构主要负责人,区税务局等垂管部门及金融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列席大会,出席政协汉中市南郑区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和列席人员以视频方式列席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