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推动解决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瓶颈问题

2022年06月08日 15:10:15 中国城市报何玲

日前,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分类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市级指南”)。该市级指南由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组织制定,解决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的基础瓶颈问题,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完善国土空间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实现首都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为何要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又该如何建立?对此,记者专访了盛华翔伦评估公司总经理陈丽名。

2a382541df773549f4a78a0ddf81a07.png

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盛华翔伦评估公司总经理、北京估价师协会副秘书长、司法评估专委会副主任、劲松商会秘书长、中估协资深土地估价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陈丽名

记者:北京市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陈丽名:此前,由于土地规划用途不一致,导致一些项目审批时间长、难以落地。多规合一后,能够有效减少政府规划资源浪费。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最大的好处是方便北京市自然资源能够统一管理,通过统一的用地分类及代码,做到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可实现北京市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不需要对各级各类规划之间进行转换,保障了数据使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记者:此次发布的市级指南有哪些亮点?

陈丽名:该指南有三大亮点。:一是贯通“调查—规划—审批—登记”全流程,推进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的数字化和矢量化,并结合“所见即所得”原则创建了“三级分类+标注类型+配套规则”体系;二是体现基础性分级分类全覆盖,配套相关的政策和技术标准来实现立体的管理;三是突出首都自然资源管理的特点,设置部分特色用地分类和调整深化部分用地分类名称及含义,比如设置保护区用地、工业研发用地等。

记者:市级指南是如何体现北京国土空间治理特点的?

陈丽名:市级指南主要包括北京市国土空间用地分类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并提出了国土空间用地分类的总体框架及各类用途的名称、代码和含义。该指南通过三级分类来体现北京国土空间治理特点。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市级指南细化地下空间用途分类,突出地上、地下全覆盖,创新提出地上分层用途分类。

记者:市级指南有何创新?

陈丽名:市级指南结合北京市现状调查、规划编制和管理特点,创新提出66个标注,即62个地类标注和4个属性标注。根据三调认定指南中的相关标注要求,来确定该指南的标注类型,标注出代码的含义。因为不设置混合地类,增加了4个属性标注。

记者:该市级指南同之前的分类标准相比有哪些变化?

陈丽名:相信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对照《国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此次发布的市级指南删掉和增加了部分地类、调整深化了地类含义和设置了标注类型。

基于国家分类指南,删除了部分北京不涉及的用地类型,包括“渔业用海”等6个一级类、“茶园”“橡胶园”等9个北京不涉及到的二级类;增加或调整了部分二级类和三级类,二级类中增加了“城市水面”“战略留白用地”等;三级类中增加了“保护区用地”“国家机关用地”,细化了“商务金融用地”和“工业用地”等。

同时,对部分地类进行含义调整深化,比如“居住用地”增加了包括村庄内部道理用地,“乡村道路用地”调整为“对地表耕作层造成破坏的村道用地”。

最后,基于北京市现状调查和规划编制的需求,设置标注类型。

记者:如何推动该市级指南有效落地?

陈丽名:该市级指南还在试行阶段,在使用该指南中要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发现反馈问题,进一步优化完善用地分类体系。相关部门需大力推动本部门工作与实际指南衔接。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要积极反馈建议,共同推进市级指南不断完善,从而进一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乔妙妙

国土用地分类时政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