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扩大上海市松江区四季节庆活动的知名度和泗泾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上海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显示度,3月17日晚在泗泾古镇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举办“松江区‘春季问山十八游’发布暨泗泾古镇开街仪式”。
作为“春季问山十八游”中的重点活动之一,开街仪式上,现场嘉宾不仅欣赏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泗泾十锦细锣鼓”明快欢愉的节奏,聆听了京剧、越剧、沪剧、古琴的悠扬曲调,也感受到了声光电秀《光绘泗泾》的绚烂多姿,古与今在千年古镇上展开了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
据悉,泗泾古镇是松江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全域总用地面积共15.52公顷,2005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2014年被命名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7年5月,泗泾镇正式启动风貌区保护性开发建设。
作为松江历史文脉荟萃之地,千年古镇泗泾孕育了文学家陶宗仪、报业巨子史量才、中国教育先驱马相伯;诞生了十锦细锣鼓、江南皮影戏;留下了福田净寺、安方塔;保存了江南水乡独有的明清建筑。
为赋予古镇生命力和成长性,泗泾镇最终决定将古镇保护开发惠及居民,形成“水、街、巷、塔、寺、廊、桥、院、坊”九大江南水乡景观的一揽子方案,打造安方晓月、中医仁寿、烟雨长廊等8个泗泾古镇独特IP。
此次古镇开街以“具有人间烟火气、充满时尚艺术感”为目标,量体裁衣植入新业态。
“风”是落户蒋氏宅的“松风听音”;“花”是入住丁氏宅的小林漫画“等一朵花开”阅读艺术空间;“雪”即坐落于管氏宅的“南村映雪”,是松江最美书店之一;“月”则是位于“三宅”程氏宅的“月栖华明”,是一家茶文化研究中心和乡音茶馆。以此形成“风花雪月”打卡地标,呈现出别样的风雅之韵。
在此背后,泗泾古镇希望以“人文松江”为主线,串联起松江优质文化软硬件,用好千年古镇人文禀赋,构建传统地域特色与新锐潮流文化相融合的沉浸式场景。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对于古镇的规划与建设中,优先考虑镇内本土企业,同时兼顾每间宅子自己的特点。由于街内的宅子分文保单位、文保点和一般民居建筑,类型不同,因此保护的标准也不一样。例如文保单位、文保点无法适应重餐饮的要求,就可以考虑西餐店、咖啡店等轻餐饮业态。
除了有极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店,还有汪贵通宅引入的“七间村”日料店和拉面馆,以及入住陈氏宅的泗泾本地的古镇粽子店。另外,“水岸闻声”音乐清吧、天喔食品零售店入住了一些普通民宅。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只有丰富的业态才能让游客领略到古镇不同的美,真正让古镇“活”起来。
目前,希尔顿格芮精选酒店、赵氏工坊、嘉风印传金石文化馆、鲁班艺术馆等业态先后完成意向签约,探索实践多姿多彩的文化类业态和夜间经济。
国家级非遗“泗泾十锦细锣鼓”、市级非遗“松江皮影戏”等,泗泾特色民俗活动项目“南村讲堂、古镇戏台、评弹天天演”等也将走进古镇,丰富文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