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枫边乡立足乡情,抢抓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户收入、改善乡村环境的主要举措来抓,进一步擦亮了这颗兴国边陲明珠,谱写了一曲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大乌山上云雾翻腾,远处群山连绵,是露营看日出日落的绝佳地
枫边乡地处兴国北部的边陲乡镇,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接壤,总人口1.62万人。境内有兴国县第一高峰——大乌山,海拔1204.5米,风景十分美丽,登上大乌山,可北瞰吉安,南望赣州,有着“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远处群山连绵,云雾翻腾,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徐徐展开,是露营看日出日落的绝佳地。
据了解,大乌山不仅是一座风景名山,还是人文名山、红色名山,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大乌山上的大乌山寺,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英雄文天祥、大明奇才解缙、吉水进士邹元标等文化名人都曾来此驻足,并分别留下了“永镇江南”“进步登天”“乌山仙境”等珍贵手迹题刻。此外,枫边乡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在苏区革命时期,是链接赣州和吉安两个革命老区的重要通道,大乌山脚下的红军小道,是红军从兴国枫边北出吉安东固的必经之路。在那段峥嵘岁月里,据不完全统计,红军至少有四次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途经于此,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黄公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穿过红军小道,为枫边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代文化名人曾来此驻足,留下了“永镇江南”等珍贵手迹题刻
为抓好文旅融合文章,凸显当地人文底蕴,走好乡村振兴步伐,枫边乡党委、政府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人文文化、宝贤文化等特色文化,整理了“狐狸十八歇”“金柜子与仙人靴”“三狮朝天”等当地民间传说故事,并将其进行演绎,拍摄成微电影等,在网络平台上播放,取得了较大的反响,获得了近百万的点击播放量。还出台了《乌山情》《仙与仙寻烟雨错》《宝贤之歌》3首歌曲,拍摄了一部《乌山志》微电影,都进一步带动打响了当地旅游的名气。由乡党委书记赖德桥同志亲自挂帅,精心编写的诗词《沁园春·大乌山》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登并进行专题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大大提升了大乌山旅游景区知名度。
众多游客自驾游大乌山旅游景区,赏大乌山胜景,品枫边乡美味
2021年大乌山旅游景区登上抖音热搜,名列赣州市旅游景区第二名,日接待游客2000人次,赏大乌山胜景,品枫边乡美味,得到了游客一致推荐。附近村民依托景区的热度,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自建了2家民宿、2家农家乐,逐步配套了餐饮、民宿等一体化便捷服务,足不出乡,吃上了旅游饭,人均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感、满意度也大大提升。
在景区爆火的同时,枫边乡党委、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要想促进当地文旅融合的发展,还需要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提升景区品位。为紧密贴合大乌山深厚的人文底蕴、欣赏日出日落极佳观景点等特点,当地政府聘请中青旅为大乌山景区做了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了观景台、倚云居民宿、高山酒店、缆车、滑草等各类娱乐体验项目,致力建成山上观景、山下娱乐体验的3A级以上景区,让兴国县第一高峰成为人文圣山、旅游名山、避暑胜地、康养乐园。
结合特色旅游资源,当地还制定了“一核二区三道四园”的整体发展规划,逐步打响“醉美乌山、仙气茅坪”的旅游品牌。所谓“一核”即茅坪村文化展示馆;“二区”指大乌山风景区和沿山观景区;“三道”指红军小道、樱花大道和风车隧道,“四园”即茶叶文化园、蓝莓采摘园、风情民宿体验园、亲子游乐园。一番思路规划,让枫边乡文旅融合的道路愈发清晰。
这几年,枫边乡通过大力招商引资,逐步完善了大乌山景区各类设施。引进了江西省孝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精品民宿、玻璃桥、滑草等相关设施;还积极联系企业考察缆车项目,进行前期调研。下一步,枫边乡将继续立足乡情,常抓不懈,通过招商引资,完善交通、增资增项等举措,进一步下好乡村旅游先手棋,打响乡村振兴品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徐军、邹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