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田昕:​从照金苏区干部革命故事中感悟“青年担当”

2023年10月30日 21:14:02

青年之志,映红照金,青年之行,擎起中华。在时光的长河中,从不乏有志有为的华夏青年,他们胸怀家国,心怀人民,他们把青年之心、青春之梦注入民族解放的浪潮中,用生命和鲜血,用不止的奋斗,为我们开创了如今的红色山河。而陕西省铜川市照金,就是这样一片见证青年担当的红色沃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90年前,一起从照金苏区青年干部身上感悟“青年担当”。

1932年4月,刚刚经历“两当兵变”失败的习仲勋,辗转回到了家乡富平,兵变失败的习仲勋心情非常沉重,但是,青年人信仰的火种一经点燃,就不会熄灭。在同村人的帮助下,他终于打听到了红军陕甘游击队在照金一带活动,他决定北上照金,去寻找刘志丹的队伍。1932年的夏天,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一辆装满锅板盐的独轮车,缓缓地前行着,拉车的人正是习仲勋,推车的是他的同乡周老四。两个人扮作盐贩子,以换粮为掩护,辗转三原,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喝口河水,经过百余里崎岖山路的跋涉,终于到达照金老爷岭,并在杨柳坪先后与谢子长、刘志丹会面。

这是两位革命青年因报国之志走在一起的会面,是影响西北乃至中国革命至深的一场会面。兵变失败,习仲勋心情非常沮丧,刘志丹鼓励说:“干革命还能有不失败的时候?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失败的次数要比你多得多。”志丹的话如春风拂面,让习仲勋既感亲切又非常温暖,精神负担减轻了,话匣子也打开了,两人总结了失败经验教训,为后期创建照金根据地积累了经验,奠定了信心。也可以说实现了习仲勋同志从一名热血青年到后期开辟根据地做群众工作的人生飞越。那一年,刘志丹29岁,谢子长35岁,习仲勋19岁,他们以青年担当,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投身革命,让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应以夙夜在公的“赶考”状态,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气魄,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干劲儿,把党的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党的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来源:文明铜川)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竟闻

苏区精神习仲勋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