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4 日上午,2023 淮海人才峰会在江苏省徐州市大龙湖畔开幕。本次峰会以“彭聚英才·城就未来”为主题,发布人才新政,张榜求贤揽才,共襄发展盛举。
本届峰会由徐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徐州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出席峰会的嘉宾代表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都有为、韩布兴、杨树锋、卜显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谭建荣、李魁武、朱广生,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伟华,欧洲科学院院士李长明,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薛勇,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李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炯等。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60余所高校院所领导、学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彭城英才计划20条”,成立了彭城英才服务联盟和淮海经济区高校人才培养联盟,一批人才、科技项目现场签约。其中,在顶级支持“攀峰”领军人才方面,创业类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资助,创新类项目最高给予3000万元综合资助;在提高青年人才补贴方面,对毕业5年内首次在徐州企业就业的博士和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本科毕业生,连续3年分别给予每月3000元、1500元、1000元生活补贴;对40岁以下首次在徐州企业就业的博士和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本科、大专毕业生,在徐州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分别发放30万元、12万元、8万元、5万元购房券。人才新政正式施行,“徐州人才码”“徐州人才会客厅”正式启用,为各类人才畅享高品质服务提供坚实保障。“徐州人才码”同步推出了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和5000余个人才岗位,可供各类人才查阅咨询。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马余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马余强表示,徐州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部署要求的同时,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聚焦“343”创新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推动人才政策迭代升级、引育举措不断强化、体制改革走深走实、留才环境持续改善,擦亮了“彭聚英才·城就未来”人才工作品牌。今后希望更多高校院所、专家人才加入到徐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去,最大限度把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
据介绍,本次峰会有 6项专题活动,包括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云龙湖实验室创新发展高层次研讨会、“科创中国”(徐州)绿色功能材料产学研融合大会、首届中国淮海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总决赛、徐州市“343”产业人才线上招聘会、徐州市大学生草坪音乐节等,既涉及人才服务又涉及科创平台,既助力“343”创新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又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近年来,徐州市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有力推动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自2022年成功举办首届淮海人才峰会以来,徐州人才“蓄水池”不断扩充,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83万,其中,高层次人才15.8万,高技能人才35.4万。在徐高校毕业生留徐率逐年提升,海外引才计划和省双创人才入选率均居江苏前列。
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表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有力推动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当前, 徐州正积极抢抓多重叠加战略机遇,高站位大格局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