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郑新钰)11月28日下午,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首日,贸促智库论坛暨《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贸促会主办,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贸促会研究院承办,来自政府部门、智库机构、科研院所、中外企业、国际组织、主流媒体的150余人出席论坛。
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建安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全面量化分析发现,全球供应链发展呈现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等趋势。在供应链区域化方面,欧洲、东亚、北美供应链区域化特征最为显著。德国、中国、美国分别为区域供应链中心。在供应链多元化方面,欧洲跨国公司加快供应链多元化步伐,电子产品和纺织品供应链多元化特征显著。在供应链数字化方面,通信行业供应链数字化程度最高,信息技术及信息服务业次之,金融业供应链数字化国别差异较大。在供应链绿色化方面,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全球供应链绿色化是大势所趋。
《报告》总结了中国促进全球供应链的成功实践以及为促进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提供的机遇。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为促进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有力支持。在多双边规则方面,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双边和区域合作。在供应链促进政策方面,中国从战略层面重视供应链建设,提出全球供应链合作倡议。在技术进步方面,中国支持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有效解决全球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环节不透明、发展不环保等痛点问题。在金融服务方面,中国通过发起设立国际金融机构及投资基金,加快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助推全球供应链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延伸。此外,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提供了四大机遇。即规模超大成长性好的市场机遇、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合作机遇、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机遇和各类要素加速聚集的创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