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10时,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生荣,省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刘阳,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副处长齐振民出席发布会,围绕“扎实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有力支撑陕西高质量发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生荣表示,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不断健全完善“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做大总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加快打造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取得积极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省市县三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抓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完善“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出台《陕西省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一体推进项目建设走深走实。目前,累计观摩项目108个、总投资2812.5亿元。已入库项目1015个、总投资3.67万亿元。
二、突出工作重点,靶向精准施策
陕西省通过聚焦全局性、关键性的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已经涌现出延安市“周解扣”、榆林市“红蓝章”审批、汉中市“三边三倒”等一批好做法、好经验。京能国际REITs项目实现光伏领域和西北地区首发、募集规模29.346亿元,西安高新区产业园REITs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前期辅导,储备REITs项目15个。同时,1-10月,在省级重点项目中,488个产业项目已完成投资3070.85亿元,投资完成率93%,172个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项目完成投资1045.41亿元。此外,依托丝博会、进博会、全球秦商大会、杨凌农高会等重点展会平台,开展精准招商。据介绍,丝博会上共签订合作项目1857个,总投资额达1.22万亿元。1-9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11.19亿美元,同比增长6.5%;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73家,同比增长21.9%。
三、紧盯关键环节,狠抓任务落实
通过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着力谋划一批经济效益高、引领作用强的好项目。目前纳入“四个一批”谋划项目库259个、总投资约1.28万亿元。向国家推送项目282个,总投资5400亿元,其中101个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总投资2983亿元。截至11月底,已竣工省级重点项目54个,其中,隆基绿能泾河新城光伏产业园等8个产业项目已投产运行,累计释放产值165.7亿元;市级重点项目已竣工904个、竣工率67.1%,咸阳市、铜川市、安康市、渭南市重点项目竣工率超过80%。
四、强化要素保障,高效推进建设
用地保障方面,预审延榆高铁、东庄水库、引汉济渭二期等建设项目用地71件,面积5.18万亩;审批建设用地7.42万亩,18个项目约1万公顷用地需求纳入国家用地保障清单予以指标单列。资金保障方面,争取2023年各类政策性资金1578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环评保障方面,省级643个重点项目中,环评手续完结601个,环评手续办结率93.47%。文勘保障方面,省级重点项目中,483项已完成文物保护工作或动工建设,74项正在开展考古工作或受理报批。工程审批方面,558个房建市政项目中有367个项目已经进入各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建设工程相关手续办理。林业保障方面,待保障省级重点项目涉及使用林地项目共计73个,其中已完成林地手续办理35个,正在办理18个。用能保障方面,出台“两高”项目用能管理政策措施,实行分类管理和统筹协调相结合,保障了开工项目的用能需求。
五、优化管理服务,激发投资活力
通过打造政银企对接平台、实施干部跟踪服务制度、用心用情服务项目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项目建设全过程服务水平。据了解,目前各银行机构向251个省级重点项目年内投放贷款787.7亿元,首批为13个民间投资项目贴息988万元,推出民营企业参与项目420个、总投资4467亿元。下一步,陕西省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把主题教育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的实际行动。紧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谋划实施更多高质量项目。切实加强资金、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各方面保障,不断推动项目落地开工。持续破除阻碍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藩篱壁垒,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