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庆哲,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爱民带队调研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管理工作。
董庆哲等人现场察看了高新区山水华府小区物业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情况、高新区生活垃圾中转站、高新区“两网融合”可回收物分拣中心以及市中区青年桥厨余垃圾就地处理中心厨余圾就地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历下区玉函银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运行及厨余垃圾处理情况。
据介绍, 高新区依托逐步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在舜华路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回收工作。按照2人1车1点位的原则,采用“住宅小区定时定点”线下回收+“微信小程序”线上预约回收服务模式,不断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下一步,高新区将打造“源分类回收”可回收物回收品牌,在辖区内设立多个便捷的回收网点,扩大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规模和影响力。
市中区青年桥厨余垃圾就地处理中心项目通过对厨余垃圾的处理,很大地提高了减量化水平,同时处理后的产物可资源化利用。处理时因设备全密封并配有单独除臭系统,使得处理过程中无异味,为创造美好环境作出贡献。
历下区玉函银座厨余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将生物降解技术与工业生产方式相结合,利用亮斑扁角水虻(黑水虻)独特的生物特性,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转化为生物蛋白和有机肥。该项目可日处理厨余垃圾10 吨,服务周边5公里的居民和商业,初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绿色效益双提升。
董庆哲要求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管理要实现全过程精细化。要加强垃圾分类操作过程的技能培训,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规范作业,同时可将社区居民的厨余垃圾进行就地分拣,切实增强厨余垃圾分出精准度,要专车运专桶,杜绝混装混运;定时投放要充分考虑居民生活便利,要因地制宜开放分类投放时间,合理增设错时投放口,让居民主动投放、愿意投放;要主动加强与物业单位沟通协调,充分利用物业管理平台和其他有效途径,多渠道宣传有害垃圾投放、收集方式,引导居民正确有序投放有害垃圾;要强化智慧赋能,可开发便民APP小程序,积极打通可回收物数据链条,做到数据联通和资源共享,不断提高便民回收水平;要支持可回收物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引导培植有责任的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作,不断提高我市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
市城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市智慧城管服务中心分管负责人以及历下区城管局、市中区城管局、高新区城市管理部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