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23年北京市新获批国家创新医疗器械11个,累计获批63个,均居全国第一

2024年06月06日 20:05:14 中国城市网叶中华

中国城市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叶中华)6月6日,记者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北京市新获批国家创新医疗器械11个,累计获批63个,数量全国第一。

image.png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峰作发布。首都之窗记者李磊供图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峰介绍,北京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呈现“创新快、产品优、赛道新”的特点。北京市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超1000家,规模以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9家,2023年共完成产值352亿元,同比增长15.4%;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7家,其中小巨人企业57家。

潘峰透露,在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方面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立足科创中心攻关“卡脖子”领域,揭榜挂帅助力航天长征国产化ECMO注册成功上市,产业筑基围绕医疗机器人优势领域开展光学定位等关键部件攻关组织;

二是聚焦前沿技术布局开发创新品种,把握产业数字化方向,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医疗器械行业,获批人工智能三类医疗器械证31个、手术机器人注册证24个,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三是围绕产业链效能提升强化各环节布局,支持大兴区成功创建医疗器械产业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布局建设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推动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持续扩大CDMO服务能力,全市备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动物实验企业机构数量全国第一。

潘峰表示,下一步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医工协同。鼓励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协同创新;二是完善产业链建设。梳理亟需发展的关键产品明确龙头企业,针对元器件、特殊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专项攻关。深化京津冀协同,推动上游电子和机械制造、医用材料等零部件厂商落地;三是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应用,强化医疗数据流动和赋能。提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四是推进示范应用。突破创新医疗器械进医院“最后一公里”,发挥《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指导作用,建立医用机器人等创新器械应用培训中心,加快创新医疗器械推广使用。


责任编辑:乔妙妙

医疗器械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