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深耕打私打假“责任田”

2024年07月17日 15:06:43 中国城市网

二十年如一日,秉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工作态度,他忠诚履职、任劳任怨,上追源头、下打终端,始终奋战在打私打假第一线。

从山地丘陵到物流站点,走遍大街小巷,踏遍绿水青山,他坚信“有假烟必有网络”,每一条线索都追根溯源,每一起案件都深研细判。

“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先进个人”“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最美济烟人”“先进工作者”……他用奉献诠释军人本色,用实干彰显党员担当。

图片1.png

他就是河南省济源市烟草专卖局打私打假稽查队队长田伟。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田伟以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的勇气魄力,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金叶卫士”。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2024年5月12日正值周末,田伟接到一条举报信息,称有人通过快递邮寄违法卷烟。田伟立马组织队员赶往物流站点,一举查获无证运输包裹6个、假烟13条。

烟虽然不多,但这种“网上交易、物流寄递、数量少、频次高”的互联网售假案件一直是田伟的关注重点。“在物流上查处的每条假烟,后面都隐藏一个集生产、销售、运输、支付于一体的售假网络,每条线索都可能成为一个重大案件的突破口。”田伟经常向他的队员强调。

图片2.png

不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田伟总是在晨光熹微之时就已经赶到物流站点,和快递公司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分拣。如果不是那一身制服,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沉浸在海量包裹中逐一审视的竟是一位执法人员。

“无论是实地查验,还是案件查处,田队长都亲力亲为、勇作表率。”

“他具有极强的敏锐性,往往能从调查中发现的一点点异常入手,一路深挖,最终实现案件的重大突破。”

……

说起田伟,队员们都敬佩不已。

经年累月的摸索排查和真假烟鉴别经验,让田伟炼就出一双“火眼金睛”,仅根据快递包裹的外观、规格、重量等基本要素就能快速识别非法卷烟。

近3年,田伟带领打私打假稽查队从不起眼的“小”包裹入手,成功查办了4起涉烟刑事案件,有力净化了市场环境。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侦办大要案件仅靠埋头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跨部门、跨条线、跨单位的通力合作,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关注度和优先权,田伟注重深化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和执法协作,不厌其烦地跟进案件侦办进度,也难免会遇到“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情况。

然而,短暂的调整后,田伟仍然保持耐心,没有进展就加强沟通,取得进展就随时会商。寒来暑往地问询关切,也让公安人员对涉烟违法案件给予密切关注。

在侦办“7·8”非法经营烟草制品案的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该案的交易环节都在网上完成,不法分子多以虚拟身份出现,贸然出击很可能会打草惊蛇,不利于固定证据和全面破网,案件侦破一度陷入瓶颈。

依靠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田伟提出采取“取证抓捕同频同步”战法,以经侦、技侦、网安为支撑,对不法分子给予全方位、立体式的侦控和打击。在他的周密组织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该案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刑拘5人、逮捕2人、判刑2人。参与此案的公安民警,无不对田伟的专业性、创新性交口称赞。

与时俱进,去芜存菁

“在技术一日千里的信息时代,涉烟违法犯罪日趋高科技化、隐蔽化、分工化,打击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新技术、研究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才能实现打假工作的新突破。”对于打假工作,田伟一直很重视技术创新。

他参与总结的559核心要素法,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系统加工,让数据快速成为可视化分析结果,有效实现了将数据转化为情报、将情报服务于实战。

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分析互联网售假案件交易流水数据,田伟还参与研发了“小精通”软件,实现对交易流水数据的一键导入、分类汇总,模拟推算出嫌疑人的网络层级,确定上下线关系。

正是通过“以烟找人、以人找案、以案破网”这样的案件经营模式,田伟和队员们连续13年圆满完成国标网络案件破获任务,其中“3·28”互联网销售假烟案更是辐射全国25省86个地市151人,涉案往来资金1.2亿元,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安部挂牌督办,强烈震慑了不法分子,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进行交流发言。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正是在田伟的躬身践行下,打私打假稽查队时刻牢记“工作业绩第一”的鲜明导向,团结协作、履职尽责,高质量完成全域打假破网、网络案件侦办等工作,先后多次获评先进基层单位。(刘佳林)


责任编辑:尚瑞琳

打假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