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交通山东公司始终秉承中国建筑“忠诚担当使命必达”的企业精神和中建交通“价值引领服务先行”的企业品格,以“百亿山东、受人尊重、幸福员工、风清气正”十六字企业发展方针,打造独具特色企业文化。
近年来,中建交通山东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服务生产、服务企业、服务职工为目标,以融入中心为导向,提出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协作型”“廉洁型”“效能型”的“五型”项目文化融入企业发展,提升运营品质,凝聚价值共识,实现“建好一批项目”“培养一批人才”“服务一方发展”的“三个一”目标,助推高品质建造与高质量发展,为成为山东省内最具竞争力,受人尊重、幸福员工的基础设施建造服务商提供文化支撑。
三式并举,聚焦强基固本,建设“学习型”项目。开放式学习。打好“走出去”和“引进来”组合拳,党组织牵头向优秀单位学习先进经验,邀请外部专家,开办“名师讲堂”,营造学以致用、以学促干的良好氛围。集中式学习。加强团队建设,聚焦“学思想、强党性”,支部书记讲党课,党员轮流上讲台;组织技术、商务、安全等体系轮番上阵,打造“轮流课堂”学习品牌。体验式学习。利用属地红色资源,开展实地体验的党性教育;建设安全体验馆、质量样板区,提升学习质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三创齐发,激发内生动力,建设“创新型”项目。创立方法。将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建目标,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攻坚目标,与项目管理相结合,通过高品质履约、高质量服务促成二次营销,三年新签合同额增长率达608%。承接东部地下管廊、济宁农污、汶上体育公园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主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创新举措。“党建+科技”充分融合,以“创新驱动专项行动”为抓手,承办集团质量月工程质量观摩,获山东省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工程等多项省部级荣誉。创建团队。党建带群团,成立党员攻关领导小组,依托青年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等载体,激发广大党员和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热情。
三方协同,助力提质增效,建设“协作型”项目。优化内部协作。严格落实领导班子联系基层机制,领导班子定期赴一线实地指导,总部部门针对困难项目开展定点帮扶,推动即墨三标、东永提升工程等多处民生项目顺利验收交付。深化政企协同。完成工会、共青团组织属地化,承办地方和集团大型观摩20余次,开展党建联建、纪企共建30余次,政企同心共谋发展。强化外部联动。深化“党建+”,加强与业主等相关方交流,联合举办施工动员大会、安全生产月启动会等活动,定期开展履约情况反馈等调研,以优质履约荣获业主表扬信11封。
三措并用,筑牢防线纪律,建设“廉洁型”项目。压实责任不动摇。践行“五学”“五廉”“五案”“五训”“五抓”五个五工程,落实“五式”监督,100%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实现中建交通首次地企联合办案。廉洁宣教不停歇。拍摄警示教育片,设立廉政屏保和廉政警示牌;联合属地监委开展监企共建,不断提升宣教成效。队伍建设不松懈。超英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项目全覆盖,成立超英监督创效督察队,让“超英精神”入脑入心。
三实联动,崇尚尽责担当,建设“效能型”项目。做实服务。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做到首问必接、首问必答、首问必导;围绕队伍建设、技能提升、基层访谈等方面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60余次,总部服务质效有效提升。做实管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编制《“高效建造、完美履约”行动方案》,着眼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全力提升履约品质。做实监督。畅通投诉渠道,针对领导干部、总部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情况,进行严肃问责。
中建交通山东公司通过“五型”文化,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与创先争优取得了积极成效。
建成一批影响力大的绿色优质项目。济宁都市绿心渔樵耕读项目创新性使用预治理概念,对采煤塌陷区进行生态修复,获全国首个“厚煤层采煤塌陷地预治理+产业导入示范工程”荣誉称号。坚持“质量至上 安全第一”管理理念,济南商河棚改七期项目、青岛海科园二期项目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紧急援建济南市钢城区和济宁市汶上县两地隔离点事迹获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央媒转载报道,济宁汶上隔离观察所项目获山东省委高度评价。
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的精工善筑人才。“五型”项目文化提炼以来,公司累计培养一批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等高水平人才,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率持续提升,获国家级QC成果6项、省部级成果149项、省部级工法11项、专利授权13项等奖项近百余项,获奖数量和覆盖率跨越式提升。
公司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在科技创新、社会贡献等方面表现优异,荣获国家级示范工程奖、山东省优秀施工企业、山东省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等奖项;开展疫情防控、助老爱老、生态环保等志愿服务60余次,获评济南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