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保利198三期拉斐公馆物业中心迎来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热情服务尽职尽责 踏实办事 细致贴心”。手持锦旗的业主感谢着物业人员雪中送炭的帮助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慢慢说起了这面锦旗背后发生的故事.....
这位老人家住保利198拉斐公馆,因临近寒冬气温陡降,最近总是觉得身体不适,于是挂了11月22日上午的号去医院做个检查,可是儿女每天工作早出晚归,没有办法亲自陪同去医院。老人很是为难,思来想去就向物业人员求助,大家都说要不就帮老人打辆车,可秩序班长李金崇在了解情况后:“老年人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医院检查拿药东奔西跑,本来身体就不舒服,这一折腾肯定就更恼火,我和班长张林送老人去医院看病。”
22日一早,李金崇和张林便接上老人开车径直来到医院,李金崇全程陪护着老人做各项检查,老人对他说:“你看,医院好多人啊,这叫号我也听不到,到哪个检查室也看不清,多亏了有你哦,还耽搁你工作,太不好意思了。”李金崇拿着老人的检查单据:“没事,您就踏踏实实看病,拿结果拿药这些交给我。”检查结束,李金崇和张林又将老人送回家。
康复后的老人来到物业中心表示感谢,这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老人动情说道,“真的非常感谢大家,在我这样的老年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陪同我去医院看病,特别这个小伙子就像亲人一样处处照顾我。”物业人员接过锦旗:“您别放在心上,每一位业主找我们帮忙,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您的这面锦旗对我们的工作就是莫大的鼓励,以后有事招呼一声,我们马上到。”
保利物业人不断收获着沉甸甸的感动,那看似平凡的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面锦旗都是对保利物业人工作莫大的肯定,紧贴着他们的心房,在这个寒冬给予他们亲人一般的温暖,供给他们砥砺前行的动力。
高龄老人失踪十余小时
家企联动 保利物业爱心救援
近期,在保利物业服务的环城生态区七标段的一个傍晚,天色渐暗,秩序维护员刘安伟正按部就班地例行巡逻。突然,一声微弱的呻吟打破了深秋的宁静,从旁边的排水沟中飘出,刘安伟的心猛地一跳,他的脚步加快,几乎是小跑着冲向声音的来源。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园区边界的排水沟里,一名70岁左右的老婆婆正在水沟里蜷缩着,呼救的声音断断续续,显然已被困在水沟已有一段时间,情况十分危急。刘安伟没有丝毫犹豫,马上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随后报备给了正在值班的秩序负责人刘凯强,刘凯强接到通知后立即带着其余秩序队员前往事故地点,迅速对老奶奶展开营救,将老奶奶从水沟救出,扶至地面。
此时成都的天气已逐渐转凉,老婆婆全身衣物已被浸湿,此刻正冻得瑟瑟发抖,刘凯强见状立即从巡逻车上取下保暖衣物为老婆婆披上并仔细为其检查身体。在安抚好老婆婆之后,他向老婆婆了解了情况,得知老婆婆是因为走夜路时不慎一脚踩空,跌落到水沟里面。因老婆婆年岁已大,想自救也是有心无力,被困于此处已经有十多个小时。在了解清楚来龙去脉后,刘凯强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警方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同时警方也在同一时间联系其家人。根据家属的描述,他们已经寻找失踪的母亲多时,甚至已经报警,几乎要放弃希望,十分感谢保利物业秩序队员能够发现救助他母亲。
老婆婆被困的地点位于园区边界,位置十分偏僻,人迹稀少,若是刘安伟没有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他们纷纷表示要重谢这位救命恩人,而刘凯强却淡然一笑:“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结束后的2天后奶奶带着儿子来到了物业中心为队员刘凯强送上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真情实意好物业,排忧解难暖人心。”
U盘丢失 内含重要数据
物业人全力以赴 帮助业主寻回
“管家!管家!我东西不见了,非常紧急...”10月30日19点龙观嘉园一位业主来到物业中心,她着急得一路小跑,还没站稳便求助在场物业人员。“您先别急,什么时候丢的,大概位置还记得吗?”前台一边安抚业主情绪,一边示意其他同事行动起来。
原来,这位焦急的业主丢失了一个随身U盘,U盘里有关于工作单位的涉密文件,她多方寻找未果,心急如焚。了解具体情况后,秩序主管仁青立即联系秩序队员高雷、周朝刚、黄君、保洁刘长秀等人员,分组和业主一起去垃圾池挨个翻看垃圾桶帮助查找。夜幕降临,垃圾池漆黑一片,这小小的U盘在里面找起来简直就是大海捞针,“难度很大,但我们一定要尽力。”仁青对大家说。
大家忍受着各种垃圾混合的异味,不断翻找一袋又一袋垃圾,经过1个小时的翻找,垃圾池里的垃圾眼看就快要被翻捡一遍了,业主此时有些灰心,“我觉得没有希望了。”物业人员却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互相打气:“还有还有,全部检查完再说。”时间一分一秒来到20:23,突然传来一声:“找到了!”只见一位物业人员将业主丢失的U盘高高举过头顶,大家顿时欢呼起来。业主看着满身脏污的物业人员,感动不已,向他们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11月25日,业主携带一面刚刚做好的锦旗来到物业中心,再次向龙观嘉园物业中心所有物业人员致谢,“谢谢你们把业主的诉求摆在第一位,也谢谢你们在我快放弃的时候仍然尽心尽力提供帮助,有这样的物业,我感到很安心。”(黎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