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实干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驻册亨县秧佑村第一书记谭斌的驻村小结

2025年01月20日 21:13:42 贵州日报报刊社

“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我驻村的头等大事”。

自2017年至2021年在晴隆县联盟村驻村5年后,2023年5月,谭斌再次主动请缨到册亨县秧佑村驻村。驻村7年多来,他视村为家、视村民为亲人,坚持做到“群众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事,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让老百姓满意”。

“我现在的心情很急迫。”从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到册亨县秧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戴着一副眼镜的谭斌看上去文质彬彬,办事作风和语速一样却非常快,他挥着手说,“我想多有些时间,把想做的做完了再走。”

秧佑村离县城较远,过去交通不便、产业单一,发展基础薄弱。谭斌认为自己驻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秧佑村在乡村振兴中后发赶超、不落人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自2023年5月驻村以来,他“跑”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等省级部门达19次,“跑”州、县有关部门达35次,招商引资或外出考察企业10余次,与村两委一起,带着党员干部干成了很多事:

微信图片_20250118003605.jpg

召开群众共商会议

带领村集体经济上新台阶——谋划打造以2000亩农光一体化项目(第一期的1500亩农光一体化项目已开工建设)、1.8万亩油茶、1.5万亩杉树及800亩种桑养蚕等为重点的农光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达35.6万元,至2025年底预计达50万元以上;

带领群众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实事特色产业帮扶,以1.8万亩油茶为牵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4年预计实现油茶产值达400万元以上;打造油茶互补种桑养蚕产业800余亩,完成石漠化治理(400亩桉树种植)项目,新种植中草药艾纳香300亩,群众通过种桑养蚕、就近就业等实现增收;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巩固跟踪弼佑镇至秧佑村通村主路、秧佑村至八度镇八达村至广西出省出省通道连接点项目取得省、州、县交通部门大力支持,新增群众自发修建林区路(产业路)3条达9公里;

项目带动稳定增收——共实施小水池、“大牛圈”、产业路、产业“蓄水池”、农光互补、文化建设、油茶提质增效、石漠化治理、桉树种植等长短项目共13个,覆盖带动群众275户1173人,其中143户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全覆盖;

做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三感”——全力推进养鸡(鸭)、猪及艾纳香等民生项目,易地代养牛113户,452头,养鸡(鸭)、猪等36户;为村民解决因季节性缺水水管长度达11公里,覆盖1000余人;提质扩容农村饮水小水池1座、投资2万多元新建小水池2座,新建产业用水水池18座,解决2公里产业发展“路”难题等,件件实事顺民意、得民心。

微信图片_20250118003558.png

2023年6月,谭斌带领群众抗旱保苗

争资金跑项目夯实发展基础——全力优化推动中国华电集团贵州公司投资落地,目前第一期3.8亿元的光伏项目正在建设中;争取到中国核能集团企业投资光伏项目落地投资,目前正在丈量土地等前期工作;争取到中央企业资金15万元建成秧佑村少数民族“议事亭”;争取到中央资金10万元建设秧佑村文化大舞台;争取到住建部门支持30万元建成古村落防火设施;争取到省民宗委支持2025年少数民族资金150万元纳入资金盘子;争取到省发改委项目资金节能路灯100万元列入资金盘子等等。

“我的驻村计划,就是把‘三篇文章’做实了,我心里才会踏实。”正是光伏项目加紧实施进度、群众陆续返乡的关键节点,从山上下来,谭斌跺着鞋上的泥土、拍着迷彩服上的泥点和水珠,向记者介绍他的驻村小结: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行“支部引领、党员先行”工作模式,采取“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做实党建引领文章,把秧佑村林业、油茶、中药材等资源优势和布依戏、禁碑亭等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做实乡村治理文章,弘扬时代新风。挖掘推广秧佑村婚嫁“零”彩礼的经验做法,移风易俗新风尚在全州范围内推广;做实为民服务文章,化解群众投诉、矛盾纠纷60余起,完成大学生家庭稳岗就业30户30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个……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微信图片_20250118003602.jpg

农光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

“如果驻村时间可以延长,我希望把一些项目跟进落地,把一些发展思路完成。”谭斌说,他争取交通部门全力支持的弼佑镇至秧佑村(秧项村)共20公里的主道路扩宽双车道项目、争取省发展改革委拟支持的秧佑村等10个村100万元节能路灯项目、争取省民族委150万少数民族发展产业资金、与广州大亚湾和惠州等地的油茶产品外销对接合作事宜、谋划打造《贵州省景观优美森林村寨示范村》《贵州省森林康养村寨》等10多项事宜都需要跟踪落地,他担心自己走了,“线”就断了。

除了抓好发展“大事”,谭斌也注重民生“小事”。村民杨抱望说,他自己年老体弱,扛不得、挑不得,谭斌就经常来帮他干活,“老的小的,哪个有困难他都帮,很细心很贴心。”

“群众真心舍不得谭书记走。”村支书岑南华屈着手指算,自谭斌驻村以来,除了跑项目、争资金夯实发展基础,还通过实施光伏项目帮助群众仅土地租赁和苗木补偿实现增收1400万元(第一期);推广婚嫁“低彩礼”“零彩礼”,每年为全村群众节约人情支出至少70万元;帮助村集体经济积累增加35.6万元;全村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22年的11241元增加到2023年的13983元,增长量在全镇7个贫困村中名列第一。

驻秧佑一年多来,谭斌已经对这里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他带着记者上山参观光伏产业、介绍林业经济、寻访古树古井,进村探寻布依摩经、布依戏、布依族刺绣等民族文化,不厌其烦地讲解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信心满满地介绍秧佑村的发展前景。

他说:“群众的认可是我干事的动力,驻村让我很有成就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俎宇


责任编辑:韩利

三农谭斌农村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