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春色润苗床 绿韵绘美篇

2025年03月25日 16:25:04 中国城市网

春分时节的清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育苗工场里,水雾氤氲中浮动着青苗香。湿润化育苗大棚中,苗盘里的烟苗们崭露头角,它们紧密相依、整齐排列,每一株烟苗都铆足了劲,大口吮吸着养分,茁壮成长,展现出无尽的活力。

春风化雨润沃土

“过去全凭老经验,现在是智能育苗,连露水都‘听’数据指挥呢!”南街村育苗工场负责人谭智力指着旁边的温湿度显示屏笑道。只见屏幕上跳动着实时数据,智能喷淋系统正匀速移动,细密的水雾均匀洒在苗盘上。“喷的不是普通水,是掺了菌剂的‘营养汤’,壮根又防病。”谭智力说。

wps_doc_0.jpeg

“全县育苗工场经过改造全部实现智能控温控湿。”漯河市临颍县烟草公司烟叶生产技术员陈启龙掏出手机展示,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棚内温湿度数据。“还给每座大棚配了‘育苗管家’,温度高了自动通风,湿度低了精准控温。夜里烟苗睡得比咱还踏实,倒春寒再不怕冻坏苗子。”陈启龙说道。

这般精细,源于临颍县推行的“智能水肥+环境监测”体系,温湿度传感器、光照监测仪如同“育苗保姆”,24小时守护着烟苗生长。

科技巧手绣青苗

掀开隔壁育苗棚的防虫帘,湿润的水雾扑面而来。陈启龙弯腰托起一株烟苗说:“瞧这根系,像不像小娃娃扎的羊角辫?”棚内自动喷淋系统正将细密的水雾洒向苗床。“这可是‘中医调理法’,根据苗情变化调整喷雾节奏。”他轻点控制屏,棚顶遮阳网缓缓闭合,“就像给人搭脉问诊,该‘补气’时补营养,该‘祛湿’时控水分。”

wps_doc_1.jpeg

“湿润育苗出棚的烟苗,与传统漂浮育苗方式出棚的烟苗相比更加健壮,根茎类病害很少发生。去年试种的烟苗移栽后返苗快,病害少,烟株长得非常健壮。”陈启龙一边介绍着湿润育苗的优势,一边翻开记录本说,“传统漂浮育苗池水连同,一旦烟苗发病会迅速传播,常常造成不可逆的打击与损失。湿润育苗有效切断了苗床期病害的传播途径,烟农移栽更放心、烟田管理更省心。”

匠心细语护新芽

暮色渐浓,繁城镇马井育苗工场的灯还亮着。陈启龙和几位“老把式”围坐在苗床边,手电筒的光束在嫩叶上流淌。“这片苗叶尖有点发黄,得调整光照时长。”“那盘苗根须交错太密,间苗时要着重处理一下。”

“咱现在搞的是‘月子护理’。”马井育苗工场负责人吴红涛笑着比喻,“从种子入盘到出棚移栽,每一道工序都得精细讲究。”他指了指墙上贴着的育苗操作图,上面用记号笔标注着各个时期的温度点,“现在连附近的小孩子都知道,烟苗长到‘铜钱叶’就得开始控温了。”

wps_doc_2.jpeg

夜风掠过育苗大棚,智能温控系统悄然启动。棚内嫩苗在均匀的呼吸声中舒展腰肢,棚外星光下的烟田已翻好新土。吴红涛打着手电筒巡棚,光束扫过苗床时忽然停住:“媳妇儿你看,这烟苗比前几天蹿高了一指!”笑声惊起夜栖的麻雀,扑棱棱飞向缀满星星的天空。

临颍的春夜,育苗大棚宛如星海中的银舟,这里既有智能设备跳动的数据流光,也有“老把式”辛勤劳作的粗粝掌心;既有合作社联动的规模底气,也有“一苗一策”的细腻匠心。当科技与传统在这方沃土上共生共长,乡村振兴的画卷正随着烟苗的脉络,一寸寸染绿远方。(龙冠宇)


责任编辑:尚瑞琳

移动苗床农业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