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走进河南省漯河市老窝镇小宋村育苗工场,就看见烟农李水林站在育苗架旁,神情专注。在他面前的,是整齐摆放的育苗盘。育苗盘的“田字格”里,手握成团、触之即散的基质下埋藏着希望之种。
集中育苗:“集训”育出壮烟苗
不远处,几名育苗工作人员正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利用新式育苗播种机进行育苗播种。只见他们将格盘放在育苗播种机进盘位置、倒入基质,随着播种机的运作,种子如有定位般精准落入格盘穴位,出来时已被裹在“基质襁褓”里。
“真是科技改变生活啊,当年都是用土畦育苗还不见得都能发芽。现在可好了,集中育苗不仅节省了土地前期育苗时间,还保证了移栽时候都是优质壮苗。”烟农李水林感慨道。
漯河市城区烟叶分公司采用集中育苗形式,由育苗工场按统一标准精心培育烟苗。育苗工场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依托专业团队,借助育苗大棚,选用上等基质、优良烟种,引入智能温湿度监控设备和自动喷淋系统,全面实施“实时监测+智能调节”模式,实时监测温湿度并智能调控,确保烟苗始终处于适宜环境、茁壮成长。待烟苗长成,烟农可以根据自己的土地面积和实际情况适量订购,避免浪费,使投入更合理。
图为自动喷淋系统在工作。丁伟 摄
技术培训:授技赋能出优叶
要想烟苗长得好,烟叶质量高,技术是重中之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烟农种出质优量足的烟叶,近年来,漯河市城区烟叶分公司在烟叶种植的各个环节,面向广大烟农举办了数十场讲座培训,内容涵盖烟叶种植技术、烟田管理技术等,宣贯治理“倒采烟”、培育“中棵烟”等理念,惠及烟农上千余人次。
“烟草公司的讲解让我大开眼界呀,没想到种烟的学问还怪深呢!”培训结束后,烟农张军耀意犹未尽,和同伴边走边说道。
图为烟站组织烟农开展技术培训。丁伟 摄
除此之外,漯河市城区烟叶分公司还采用公司、部门、烟站三级联动,实行“部门包站、烟站包户”模式,每个烟站与当地烟农组建微信群,跨越距离限制,架起线上沟通桥。烟农只需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烟叶技术员专业的技术指导和问题解答服务。
“这群真是我的‘救星’,帮我不少忙。”烟农常春生笑着说,“有些小毛病咱不懂,拍照往群里一发,烟技员很快就回复了。要是以前,又得干着急多长时间。”
供岗增收:家门就业圆富梦
“以前在外打工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但是如果留在家里又没有收入,手头一直紧巴巴的。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务工人员马应喜在育苗大棚里手不停活,笑着说道。
“这几年我才开始种烟,好在有技术员的指导,收成还不错!我打算往职业烟农的方向发展发展。”青年烟农张广眼里闪着期待的光,笑着说道。
老窝镇以农业为主,烟叶种植是其重要的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烟叶产业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不少务工岗位,仅小宋村育苗工场一家,就在育苗期内吸纳当地务工人员200人次。烟农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增施有机肥、实行烟粮条带复合种植、进行烟薯轮作等,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将收入再提升20%至40%。承载着烟农致富梦想和希望的种子在一点点地破土而出,乡村振兴的蓝图在绿叶变“金叶”的过程中一点点变为现实。(王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