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织就归乡梦,丹心润泽故土情

2025年04月04日 00:39:50 固原新闻网

【开篇】晨露凝香处 老宅焕新篇

三月的池州浸润在杏花微雨里,青砖黛瓦的老宅檐角垂着隔夜的露珠。杨红霞踩着湿润的青石板拾级而上,钥匙转动时铜锁发出清脆的咔嗒声,惊醒了梁间栖息的春燕。这座承载着童年记忆的老宅,此刻正透过蒙尘的雕花木窗,凝望女主人带回的都市晨光。

【抉择】都市霓虹远 桑梓明月近

曾几何时,陆家嘴写字楼的霓虹将她的剪影印在25层的玻璃幕墙上。作为外贸公司的行政主管,她熟稔于各类报关单证,却在每个加班的深夜,对着手机里女儿背诵《游子吟》的视频怔忡出神。那年除夕,父亲突发心梗住院的消息从急诊室的视频通话里传来,手机屏幕映着她因倒班熬夜泛青的眼圈,与病床旁心电监护仪的绿光交织成刺目的光斑。次日清晨,当她把辞职信放在部门总监桌上时,窗外的梧桐新芽正穿透雾霾舒展身姿。

【新生】老宅焕新颜 乡情润商道

历时三十八个昼夜的改造,老宅在叮当锤响中苏醒。杨红霞将徽派建筑的飞檐翘角与现代商超的敞亮格局巧妙融合,原木货架沿着青砖墙面蜿蜒,天井处悬垂的竹编灯笼在穿堂风里轻摇。开张那日,烟草公司客户经理齐凡凡驻足在烟酒专柜前,指尖抚过榫卯结构的展架:"杨姐您看,把地产的焦甜香特色卷烟与九华佛茶并置,既符合消费场景,又能讲好文化故事。"

【经营】方寸藏天地 温情系万家

"叮咚"——清晨六点的微信提示划破薄雾。"霞妹子,我家小孙子闹着要吃上海那种奶糖。"杨红霞将刚到的鲜牛奶放进保温箱,顺手捎上进口糖果,电动车在晨露未晞的田埂上碾出两道蜿蜒的水痕。午后,七旬的吴奶奶抱着竹篾笸箩进来:"闺女,帮我把这些艾草糍粑拍个照发朋友圈。"夕阳西沉时,快递架前已摆满乡亲们代售的笋干、葛粉,每件包裹都系着杨红霞手写的祝福卡。

【归处】灯火暖寒夜 春风化雨时

暮色四合,超市化作温暖的琥珀。收银台旁的小书桌上,女儿正用蜡笔画着"妈妈的商店":穿红棉袄的母亲站在彩虹色的货架前,屋檐下挂着月亮形状的灯笼。后厨飘来母亲煨的山药排骨香,父亲在庭院修剪新栽的紫藤,丈夫正将明日要上的时蔬码放成整齐的色块。微信群里跳出吴奶奶的语音:"霞丫头,明早帮我留两斤前腿肉,要给重孙子包状元饺哩!"

【愿景】筑梦新农人 沃野起长歌

月光漫过新砌的茶亭石阶,杨红霞在账本上勾画着乡村振兴的蓝图:清明前后增设农具租赁区,端午推出"九华香粽"定制礼盒,秋收时节举办助农直播。她望着玻璃门上倒映的灯火——那既是超市的暖光,也是游子归巢的星火,更是新农村建设的点点萤光。春风掠过门前新挂的"乡村便民示范点"铜牌,将创业梦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后记】此心安处是吾乡

当第一缕晨光再次爬上"霞满九华"的匾额,货架间的光影已织就新的年轮。这里不再只是商品流通的驿站,而是乡愁的容器、温情的枢纽、乡村振兴的微型样板间。杨红霞站在店门前,看见晨雾中走来扛着农具的老乡,听见远处学校传来的晨读声,她知道,自己终于把心安放在了故乡的经纬线上。

(池州市烟草专卖局 张蕴睿 齐凡凡)


责任编辑:韩利

杨红霞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